行業先驅/港企深耕核藥市場 冀多推廣增普及率

  圖:譚錦文期望,將來更多病人可獲得核藥治療。\大公報記者李信攝
  圖:譚錦文期望,將來更多病人可獲得核藥治療。\大公報記者李信攝

  近年跨國及內地藥企爭相布局核藥市場,令其成為業界必爭之地,而早前阿斯利康斥資24億美元,收購核藥新星Fusion Pharmaceuticals,進一步引起市場對核藥的關注度。但其實,由港人組成的ZERO公司早已深耕核藥領域,更是香港全港唯一一間獲發全牌照經營診療性核子醫學的機構,即能生產、儲存、運輸及銷售,產品主要針對末期胰腺癌及前列腺癌,至今已為百位病人治療,取得不俗成績,有晚期癌症且已擴散的病人,以核藥配合其他治療後康復。儘管治療效果不俗,但社會對藥核了解有限及價格偏高,令其普及率不高。ZERO行政總裁譚錦文期望,更多病人將來可獲得核藥治療。

  有效期短 港生產具優勢

  譚錦文表示,與傳統治療癌症的藥物相比,核藥仍是較新的醫治方法,因此社會、政府及醫療人員對此了解有限,有必要加強推廣,才能令更多病人受惠。至於在港生產核藥的優勢,他表示,雖然歐美藥廠的核藥可銷售到亞洲,但西方人與亞洲人的體質不同,故希望與香港和內地的大學合作,憑藉公司生產基地,協助各大院校將科研成果產業化,生產最適合亞洲病人的藥物。另外,核藥的特點在於核元素半衰期,生產後要在很短期內使用,否則會影響藥效,因此在港生產,成為公司的一大優勢。

  「曾有癌細胞已擴散全身的末期病人,原本只剩3個月時間,但經醫生建議用核藥,最終壽命延長到2年。」譚錦文表示,核藥在延長末期病人的存活期,治療成效良好。

  爭取3年內完成關鍵性臨床研究

  談及核藥的優點,分析指出,核藥具有多重優勢,包括能精準定量給藥,且用於治療時,核藥具有診療整合、不易抗藥性及標靶化治療的優點。用於診斷時,核子醫學影像不僅能像其他影像學影像一樣顯示人體解剖結構,也能提供生化功能信息,具有敏感性強、能發現微小病灶、影像範圍廣的優勢。

  被問及公司發展大計,譚錦文指出,因內地對核藥的態度嚴謹及審慎,目前仍然未有一款治療用的新型核藥成功註冊,故未有商業化的核藥治療服務提供,僅有少量醫院可以用科研立項提供治療,公司積極爭取以鑄177(Lutetium 177)為基礎的新型核藥,爭取在3年內完成關鍵性臨床研究,並於國家藥監局註冊。

  此外,公司已與一所知名內地研究所簽訂協議,引進一款新型藥物分子,它有潛力診斷及治療多種癌症。如華南地區有較多鼻咽癌病人,但在歐美則屬罕見疾病,所以國際大藥廠較少投放資源,公司因而可避開與歐美大廠的正面競爭,並計劃未來以相同藥物進入較為常見的癌症種類,估計該類新型診斷及治療藥物最快需要3至4年可成功商品化。他透露,未來將考慮上市,傾向選擇新加坡或美國,因當地投資者較熟識核藥,較易吸引投資者。

  大公報記者 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