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動力/廣州打造「中心型世界城市」

  左圖:廣州形成「一帶一軸、三核四極」城鎮空間結構,以向南、向東融灣發展為總體方向,打造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廊道。圖為規劃示意圖。右圖:國務院批覆《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將廣州打造成「中心型世界城市」,協同港澳發展。圖為廣州城景。
  左圖:廣州形成「一帶一軸、三核四極」城鎮空間結構,以向南、向東融灣發展為總體方向,打造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廊道。圖為規劃示意圖。右圖:國務院批覆《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將廣州打造成「中心型世界城市」,協同港澳發展。圖為廣州城景。

  作為全國市級國土空間規劃唯一試點,《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下稱《總體規劃》)近日獲國務院首批批覆,最新瞄準打造「中心型世界城市」;國家亦新賦予廣州「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質。國家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楊地在發布會上表示,廣州將深化與香港、澳門協同發展,加強與深圳「雙城」聯動。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指出,廣州將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加快推動南沙建設面向港澳的優質生活圈,推動與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融合發展,共建100公里「黃金內灣」。\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廣州報道

  廣州一直是我國的南大門,是鏈接世界與中國的重要窗口。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州獲國家批覆三版總規,城市定位從「廣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躍升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不斷提升。

  進入新時代,廣州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發揮所能所長,在全球和區域網絡中行棋布陣,加快錨定廣州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2035城市新坐標。

  新賦予「彰顯海洋特色城市」

  「國務院批覆的這版《總體規劃》,使廣州具有更高的城市定位、更強的城市功能、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重大利好,規劃明確『廣州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標願景。」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鄧毛穎表示,國家新賦予廣州「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意味着廣州將在國家拓展深海極地戰略新疆域、支撐南海治理與國際合作中勇擔重責。

  鄧毛穎稱,「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意味廣州將承擔起國家科教中心和人才高地、國際科教文化交流、世界級嶺南文化旅遊目的地等方面職能,努力打造成高層次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人才、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和發展的理想沃土。據了解,廣州率先探索建立港澳青年社區,打響「灣區青年驛站」品牌;並積極引進港澳金融、人力資源、會展等優質服務業,為港澳青年來穗創業提供更熟悉的環境。

  共建100公里「黃金內灣」

  《總體規劃》以向南、向東融灣發展為總體方向,構建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城鎮空間結構,以「灣區─流域」更廣闊的戰略視野,引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主動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構建南沙新區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深化與香港、澳門協同發展,服務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與深圳「雙城」聯動,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化廣佛全域同城化,加強廣清一體化,推動穗莞惠合作,加強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引領建設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

  優化形成「一帶一軸、三核四極」的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城鎮空間結構。其中,將「東部中心」與中心城區、南沙新區並列合稱「三個核心」,聚力三個核心,強化多中心組合效應,提升中心型世界城市核心功能。建設四個增長極,輻射帶動周邊高質量發展,實現區域聯動和全域繁榮。以複合交通樞紐建設、優質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外溢等多種方式,支撐國家知識中心城、北部增長極、獅子洋增長極、從化綠色發展示範區四個外圍綜合新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