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修」歷史缺口 回「復」逝去時光
日本知名作家辻仁成曾形容,修復師是這世界上唯一能夠尋回失落時間的工種,出色的畫家、作者能流芳百世,但歷史極少有為修復團隊留一席位,縱然如此無損團隊引領後世穿越歷史、 跨越古今的熱情。事實上,文物出土後,彷彿是經歷另一次生命輪迴,經過復修、運送、保存……環環相扣的多個階段,才能順利陳列在博物館,這個漫長過程中,除了修復師,還有策展人、研究人員各司其職,將文物的歷史光輝再現眾人眼前。
文:本報專題組
修復團隊對文物的敬與畏,用現代人的話語就是「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裏怕化」,每個環節團隊總會思前想後一番,修復固然要深思熟慮,鑽研歷史文獻典故,推敲文物最初模樣,重拾其歷史光芒,但這只是工作開首,預防性保護及定期展覽,才是修復團隊周而復始的工作。
康文署文物修復辦事處二級助理館長(公共藝術)陳永泉表示,文物對溫度和濕度的變化非常敏感,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會加速材料的劣化,而濕度的波動可能導致文物的脆化或黴變,「展櫃亦要根據每件文物的特性調節不同濕度,並在展櫃底部安裝檢測儀,透過中央電腦系統進行監測。」
在文物保護的字典裏,光照是看不見的殺手,過強的光線會導致文物褪色或材料分解,展覽中必須控制光照強度,不同材料文物,如紙張、金屬對於光照控制要求也不盡相同。陳永泉指,「譬如紡織品本身可能有染色,對光照極其敏感,因此需要特別控制,這也是公眾在展廳內通常見到燈光都較暗的原因。」
修復團隊的無微不至就在於對每件文物,有不同的保育方案,譬如對待捲軸式的畫卷或書卷,展覽時通常不會全卷展開,導致不同部位受光程度不同,久而久之或造成損傷不同,故團隊要定期展開不同部位的書畫卷,使整卷書或畫的受光度一致。
目前康文署文物修復辦事處共有約140萬件文物,每次只展出部分藏品,其餘大部分則「沉睡」在特定的儲存倉中,倉儲是文物保存的重要環節之一,保護措施需極為嚴謹。康文署文物修復辦事處總監(文物修復)謝建輝表示,不同類型的文物對環境條件要求各有不同,因此需要不同倉庫進行儲存,甚至分區調節溫度、濕度。「目前我們正在研發一套監測系統,用於檢測環境控制系統儀器設備的老化程度,要在儀器老化出現不穩定風險前,就對設備進行更新,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證文物所處環境的穩定」。
只有展出,文物才能發揮其穿越古今的歷史意義,故文物要定期展出公諸同好,但運輸過程具有高風險,工作人員需制訂詳細的運輸計劃,包括路線選擇、時間安排、應急預案等,確保文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此外,運輸過程中需隨時監控文物的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香港藝術館內正在展出的一尊青銅鼎獅蓋香爐,明代(1368-1644)就是由上海博物館借出,負責這間文物的修復師文物修復辦事處一級助理館長(陶瓷)馮漢鏘指出,團隊事前往上海與對方專家商議運輸及在香港展示中的保護細節。馮漢鏘表示,運輸過程中不單需要為這尊青銅鼎定製合尺寸、可從頂部側面打開的木箱,還要在內部填充合適的透氣防震物料以及適合數量的防潮珠,「因為對方要求濕度控制在30%,為了穩定這一參數,我們需要經過精密計算防潮珠數量及擺放位置。」
青銅鼎運至香港,進入香港藝術館展廳,準備安放至展櫃時同樣遇到難題,由於青銅鼎十分重,若搬運上展櫃底座至少需要兩人合力,但展櫃空間狹窄,又不容許兩人手臂伸入,因此搬運十分困難。為此,馮漢鏘及同事專門在展櫃底座上設計滾輪,既能保證穩固,又能順利將青銅鼎安放在展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