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勳章送人 與諾獎擦身而過 周光召一生情繫科技強國
「兩彈一星」元勳、著名物理學家、前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本月11日在北京醫院逝世,終年95歲。周光召三個字留下來的精神與力量,永遠留存在人們心中,激勵着更多的人為科學、為強國繼續努力奮鬥下去,作出自己的貢獻。\葉中敏(文、圖)
1980年中國科學院召開全球華人物理學家從化會議,楊振寧、李政道理所當然是媒體採訪焦點;筆者想另闢蹊徑,四處打聽當時中國物理學界除周培源、趙忠堯等老先生外,有何「猛料」可以「突擊」訪問?結果,從不同人士口中聽到的都是同一個名字:周光召。
物理同行異口同聲地說,中國人拿諾貝爾獎,楊李之後,就是周光召。
周總理親自交涉回國
好不容易,在身前身後總是圍着一堆人的人叢中找到了一位戴着眼鏡的中年男士,一聽筆者來意,他立即轉身就走。筆者使出「絕招」:你不肯接受採訪,我就只能把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寫出來,你就要拿諾貝爾獎,還有當年在蘇聯被扣不能回國……如此一來,「對手」只好軟化:「你要問什麼?不要亂寫。」
上世紀50年代初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周光召與另四名優秀學子一起,被派到蘇聯莫斯科著名的杜布那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學習和工作,1958年,他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粒子的螺旋態振幅,並建立了相應的數學計算方法,成為日後贋矢量流部分守恆定律研究的基礎,個人從此聲名鵲起,學術前途無可限量。
然就在這時,中蘇關係變化,蘇聯專家撤走,中國必須自力更生研製核武器的進軍號角吹起。為了國家民族大業,為了建造和發展中國自己的核武器,正處於高能物理理論研究頂峰的周光召,毅然決定拋下一切個人名利,隻身回國,投入到艱苦創業道路上去。而由於個人能力已備受關注,回國道路遇到重重障礙,直到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周光召等留蘇人員回到中國,在華蘇聯專家才可以離開,事情才得以解決。
「九次計算」攻克難關
正如周光召本人所說,中國自行研製成功發射的「兩彈一星」,不是任何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千千萬萬各行各業、各個大小崗位上努力工作、付出汗水的勞動者的共同成果,但是,人們只要談起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特別是內行人,總要念念不忘「九次計算」這一段「掌故」:當時,蘇聯專家撤走,不留下片言隻字任何材料,以鄧稼先為首調派到羅布泊的中國核物理精英,大家憑記憶逐點拼砌蘇聯專家的資料,但是,動用了整個房間那麼大的計算機,幾組人一次又一次的計算,還是得不出蘇聯專家材料上的關鍵數據,實驗工作無法展開。
這時,一向頭腦清晰冷靜過人的周光召,拋開了計算機和材料上的數據,從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就用一張紙和一支筆,計算出了原子彈爆炸過程中根本不可能出現那樣的數據,相關數據是不存在的。如此一來,悶局打開、謎團破解,理論團隊的工作得以突破性推向前進。最終,原子彈研製方案交上中央、交到周總理面前,方案上簽名的負責人是鄧稼先、周光召。
1999年9月,中央向錢學森、鄧稼先、于敏等23人頒發了「兩彈一星」元勳勳章,周光召是其中一位,閃爍千載的功勳與光榮掛到了他的胸前。但是,此後無論任何情況下,有人要談功績、問貢獻,周光召的回答始終是「千軍萬馬」,「我只是其中之一。」
多年前,筆者往訪周院長家,提出要看看「兩彈一星」勳章,少不免還要拍個照吧?不料得到的回答竟是:勳章已經送人了!筆者這一嚇,確實非同小可,連忙追問:「送給誰了?這麼重要的東西也會送人?」好個周院長,若無其事地回答:「送給我小學一年級的母校了。」
周光召父親是一位公路工程師,當年修一條公路就搬一次屋,周光召從小長大,每年轉換一次學校,直到高中才固定下來。那所贈送勳章的小學在家鄉湖南長沙,他只讀過一年就轉校了:「獲獎後他們來信邀請我回去講話,看到舊日的老師同學,還有現在的小孩子,見到獎章那麼高興,我就送給他們了,希望他們日後長大學科學,為國爭光。」
放棄研究出掌中科院
「兩彈一星」光耀華夏,「十年浩劫」歷盡艱辛。局面回復正常後,周光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重返物理世界,繼續做他的研究工作,不受外界打擾。然而,當時百廢待舉的科研事業,亟需在專業和行政上都具有領導能力的人才出來擔當重任,才能團結戰鬥,再創輝煌。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等都在向他招手,無法推卻。為了國家利益和科研人才培養,他又一次放下了個人追求和理想。
走上科研工作領導崗位後,周光召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處事公正,肯聽意見,以理服人,工作有了很長足的發展,包括團結各界支持國家的科研事業。其中,香港愛國實業家查濟民先生生前成立的求是科技基金會,就是一例。基金會禮聘楊振寧、陳省身、簡悅威、周光召等為評委顧問,每年為傑出科學家頒發成就獎,獎金100萬元,首批獲獎者為十位「兩彈一星」科學家。當時,內地包括一些資深科學家,對外界頒獎評獎活動頗有微詞,但周光召認同評獎利於幫助科技工作得到更大關注,也有助部分科研人員改善生活、提高士氣,因此給予大力支持,每年出席評選活動及頒獎禮。事實是,基金會數位評委均在國外生活,每年的評選工作實際上都是由周光召先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從眾多提名中初步選出獲獎者,再於評選會上作講解推介。
在求是基金會長達20多年的頒獎活動中,獲獎者當然不乏中外知名的大科學家,但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科技工作者或團隊,如長期在新疆地區從事沙漠治沙工作的一個無名團隊,就曾登上求是頒獎台,獲得百萬獎金,令團隊中人感動不已。不作吹捧,不忘基層,不講關係,正是周光召一貫的工作作風,也是他得到廣泛認同與尊重的原因。
周光召不僅工作認真、負責,在個人行事作風上也同樣一絲不苟,有時甚至到了嚴苛的地步。在他身邊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最不喜出席什麼開幕禮或宴會之類,實在無可推卻也一定會在致辭之後立刻離場,不作久留。
生活簡樸反對講排場
在國家科研事業上擔當要職、舉足輕重的周光召,生活上儉樸簡單,數十年如一日,家中午飯由司機老劉往政協飯堂買回,周夫人去世後,連午晚兩頓都是到政協飯堂買飯,上頓吃了自己動手洗乾淨飯盒再買下頓。周夫人去世後,在中科院同人幾經勸說下,周光召同意僱一大學生作為生活助理,但聲明要男生不要女生,品行學業良好之外,最好來自農村貧困家庭,「這樣工資收入可以幫助他改善家人生活。」可惜人未僱到,周院長已病倒住院了。
與諾貝爾獎可能只是一步之遙,「兩彈一星」勳章也慷慨送給了小學一年級的「母校」小朋友,周光召一生喜愛寧靜、簡單、平凡,從不突出自己,最好大家都忘記他,不過,一個這樣的偉人、好人,人們又怎能不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