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支援 讓運動員成就更大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巴黎奧運給市民帶來無數話題。香港在今屆取得2金2銅好成績,足見當局過去增撥資源於體育運動有所收成。然而,未來之路應如何走?短暫運動生涯完結之後將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金牌得主、劍擊選手江旻憓宣布退役後,旋即獲香港賽馬會聘用出任「對外事務助理經理」一職,在體壇最高舞台登頂後短時間內實現完美的華麗轉身,成功開展事業「第二春」,為香港運動員乃至有意投身的準運動員打下了強心針。然而,撇除江旻憓和何詩蓓等「文武雙全」的少數精英運動員,對於其他個人能力和成就稍遜的香港運動員而言,投身體育事業仍然要面對重重挑戰。
教育方面,本港不少大專院校願意開闢特別渠道,吸納現役和退役運動員。不過。運動職業生涯短暫,在這段黃金時間內需要兼顧學業和訓練,部分甚至需要暫緩學業以投入全職訓練和比賽,對身心構成巨大壓力。財政支援方面,近年體育學院對運動員的資助雖有增無減,但資助額按成就和項目性質而定,往往令不少運動員無法「安心」訓練和作賽。舉例而言,部分體育項目較為冷門,又或非奧運項目,社會關注程度較低,獲得資助就較少;惟即使熱門的體育項目,因過往成績不佳,未能得到足夠資助。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只能依靠副業幫補收入,無法全心全力投入訓練。
隨着體育普及化,社交媒體興起,社會的關注程度提升,不少商業機構樂意與運動員合作提供贊助和宣傳,惟本地體育產業化才剛起步,由運動直接帶來的個人發展機會只限於少數有一定成就的運動員,對已退役運動員而言,除了轉任教練外,留在業界發展出路其實十分狹窄,不確定性和風險也增加。
本港體育若要完善發展,政府當局應加強各方面對運動員的配套和支援,完善運動員退役後的進修機制,以及與生涯規劃的銜接配套。同時,應加快推動體育產業化及持續檢討體院資助制度,才能鼓勵更多香港運動員在體壇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