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發揚香港精神,打造創科產業新「桂冠」\青 平
中國香港運動員在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上表現出色,創出港隊在奧運參賽史上的最好成績。幾位獲獎選手在發表感言時都提到了香港精神。江旻憓感慨,不打出香港精神決不放棄;張家朗表示,香港這個很小的地方也可做到很多事;何詩蓓認為,登上頒獎台要相信自己的實力。港隊健兒們愛國愛港、拚搏奮鬥,為香港、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也再次生動詮釋了香港精神,極大鼓舞了社會各界。
香港精神貫穿於香港的發展歷程。一代代香港人發揚「打不死、摧不垮」的獅子山精神,把香港從一個無名小漁村建設為現代化國際大都會,也為香港打造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等一項項引以為傲的「桂冠」。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些「桂冠」是香港人在幹事創業中打造的,也要在幹事創業中不斷鞏固提升。香港在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面對種種環境變化,香港精神正是戰勝挑戰的力量源泉,是未來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發揚香港精神,為香港增添新的「桂冠」,是香港新發展征程的使命和責任。創科產業就是香港一項具有潛力的新「桂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都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參加一個論壇時表示,香港正全力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政府將以科技創新為主導,支持香港的新實體經濟。
香港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布的《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上,綜合排名全球第五;香港擁有全球公認的低稅、法治、資訊自由、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及制度優勢,以及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香港的科研實力雄厚,擁有5所全球百強大學、40餘名國家兩院院士、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擁有科學園、數碼港等世界級創科園區。香港發展創科產業,既具有明顯優勢,又能更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不畏困難主動識變求變
創科產業涉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轉化、產業聚集等多個領域,需要政策、法治、機制、資金、人才等多方面支持。當前香港發展創科產業仍存在一些挑戰。例如,創科產業規模小,競爭力弱,資源投入仍待提高。2023年特區政府在基礎科研上的投入才首次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的1%。再如,香港製造業基礎較薄弱,行業生態不平衡。大型跨國企業多視香港為區域銷售中心而非研發中心。此外,雖然香港高校、科研機構的學術成就享譽國際,但科研成果及知識產權轉化率仍較低。還有,香港創科人才培育環境仍有待提高。香港高校的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等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前景長期不如醫科、商科、法律等專業,導致科研和工程從業者後繼乏人。
面對困難挑戰,香港應進一步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積極識變、應變、求變,通過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現更好發展。做大做強創科產業,香港應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內地城市走優勢互補的道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
打造灣區全要素創新產業鏈
首先,進一步推進大灣區創科產業上下游協調發展,構建完整的創科生態圈,形成「資本─研發─技術─人才─市場─服務」的全要素創新產業鏈。其次,進一步強化香港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通過與國際領先的基礎研發、應用科技創新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成為內地與海外研發機構的創新連接樞紐。此外,以香港高校為核心打造創新集群,在基礎科學研究、應用技術創新及市場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與內地科技創新企業的合作。
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香港穩步邁向由治及興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特區政府和香港各界主動作為,從變化中抓住機遇,把愛國愛港、拚搏奮鬥的香港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一定能將創科產業打造為香港新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