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提供AI培訓 免弱勢群體被孤立

  每種新技術剛出現時,社會不同群體的接受程度會有所不同。嶺南大學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姚新觀察到,一般而言,年輕人較多看到技術的正面,對新技術接受程度較高;但年紀較大的人則更多考慮風險。他續指出,AI亦可能讓社會分化漸趨明顯、會用AI與不會用AI的人之間產生數碼鴻溝。在他看來,政府、教育機構及慈善組織應聯手,舉辦培訓課程等,不要讓部分人被落下。

  而由於長者信息接受渠道所限,在AI發展過程中如何保障長者不被孤立亦是很大挑戰。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助理教授戴韻指出,宣傳和普及是首先要進行的。此外,在人們運用AI等科技革新基本生活方式的同時,亦要考慮多種社會需求,勿直接以新科技完全取代傳統方式,要為長者等群體保留熟悉的方式,逐步推進AI使用。未來AI朝着實體化發展的同時,亦可考慮如何運用科技去幫助弱勢群體,例如為銀髮族提供社會陪伴等,讓科技更加「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