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新征程 關鍵詞:機遇/到2030年 節能環保產業規模15萬億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提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人民幣15萬億元左右,並首次全面推進「綠色消費」供需兩側發力。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指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並首提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深入推進大灣區建設 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方面,《決定》提到多項重大部署,包括「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優化政府綠色採購政策,完善綠色稅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等。
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意見,首次系統部署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業內人士稱這是三中全會後公布的第一份抓改革、抓落實的中央文件。
意見針對不同領域,提出了量化工作目標,比如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人民幣15萬億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左右,抽水蓄能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等。
意見共有12大項、33小項,其中蘊藏不少新表述。比如在「打造綠色發展高地」中提到,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業內人士稱,這是一句新提法,其中蘊藏新機遇。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被認為創新資源多、產業基礎好,接下來應借助當地活躍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打造一個面向全球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高地。
圍繞五領域三環節部署
此外,意見還首次對「綠色消費」進行系統部署,實現供需兩側發力。其中,除國家今年重點推動的「以舊換新」以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產品外,還做出一系列舉措:「優化政府採購政策,拓展綠色產品採購範圍和規模」、「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綠色供應鏈」、「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節水器具、節能灶具、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等。在供給端,則提到,引導企業開展綠色設計、選擇綠色材料、推行綠色製造、採用綠色包裝、開展綠色運輸、回收利用資源,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影響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意見圍繞5大領域、3大環節,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5大領域為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等;3大環節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等。
該負責人強調,意見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頂層設計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制定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制度,科學開展考核,加強評價考核結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