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 里/「蒓鱸之思」\葉 歌

  從一九一一年清華留美學堂開校到一九二八年清華大學成立,該校的主要使命是選拔、培養公費留美學生。現已停刊的學生刊物《清華周刊》在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三○年間闢有專欄,刊登留美學長介紹經驗,為後來者引路的信件。二○二一年,清華大學出版社收集、編輯其中三百一十一封書信,分成上、下兩冊,共九個部分,題為《異域回響》出版。

  作者多為剛在美國求學一兩年的「新鮮人」,不過他們一般能插班到美國大學三、四年級。新來乍到,他們或多或少都經歷了「文化衝擊」,尤其是之前未曾意識到的種族問題。有人抱怨:曾經留美的清華教授常把美國描繪成天堂,讓他們「好好享受留美生活」,到了才知這裏只是白人的天堂,有色人種飽受屈辱。他們就曾親歷被呼諢號,房東以種族理由拒絕租房,海關官員多方刁難,軍校同學百般欺侮等遭遇。

  可他們的愛國情緒在飲食方面表現得有點複雜。這些年輕人都有「中國胃」,吃三文治等美餐總不得勁,把到「唐人街」吃中餐或合作自炊視為告慰「蒓鱸之思」、懷念故國的人生樂事。但他們又批評一些中餐館衞生差,環境糟。某些精英思想較濃的認為在美華僑素質不高,知識分子必須與他們加以區分。但公允者指出,華僑為建設美國流血流汗,開洗衣房等是迫不得已。而且,他們在美國被白人歧視,遭受工黨污名攻擊,加上相互不團結,境遇堪憐。

  可見,「我食」與「我思」在民族意識、文化身份的建構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相互間的關係未必那麼直截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