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團結一致拚經濟是港人最大共識\卓 銘
有民調機構日前發表最新民調,指香港市民最關注經濟問題、民生次之,最後才是政治問題。港人對政治問題的關注下降,反映的正是香港政治環境趨向穩定,香港再也不是過去那個「泛政治化」的香港,議會也不再被政治爭拗拖後腿,社會得以集中精力,關心真正值得關心的經濟和發展問題。這不但代表了香港社會幾十年來思維的改變,更象徵香港正擺脫過去「政治城市」的色彩,能團結一致謀發展拚經濟,開創更好的未來。
相關民調顯示,選擇最關注政治問題的受訪者只有13%,關注程度回落至2018年或之前的水平。至於最關注經濟問題的則有46%;民生問題為39%。
從數據上可以簡單看見,香港已不再是過去那個「泛政治化」的城市,今時今日,如何進一步拚經濟、改善民生,才是市民關注的重點。事實上,即使同過去30年的數據比較,其實絕大多數時候,香港市民都較少優先關心政治問題,直到2019年,相關佔比率才急遽上升。
關心政治問題本身固然沒有問題,然而2019年那種「關心」的方式,卻表現在打砸搶燒、衝擊立法會、綁架區議會,甚至企圖癱瘓政府、顛覆政權等違法行為上。其結果是非但香港的政治問題沒有解決,還連帶對經濟和民生造成嚴重損害。這樣的「關心」,對香港百害而無一利。而經過黑暴洗禮後,香港也基本形成要求社會恢復穩定的最大共識,團結一致謀發展,共同創造由治及興的繁榮未來,才是現在香港的最大方向。
告別過去「泛政治化」環境
因此,市民對政治問題的關注度下降,是重回正軌的體現。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人喜歡上綱上線,拿着公眾轉而關注經濟和民生問題這一點,就聲稱香港經濟民生「差到不行」,甚至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云云。這種似是而非的論述不但反智,更與事實不符,只要稍微有點邏輯思辯能力,都不至於會被迷惑。
首先一個大前提是,一個正常社會,不論行什麼制度、有什麼意識形態、有什麼核心價值,都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歷史上從來不存在任何完美到沒有任何問題的國家或城市。從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到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加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獲得通過,「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徹底落實,香港政治環境已臻於完善。至少與過去數十年比較,現在的香港政治爭拗大幅減少,市民基本上已形成謀發展拚經濟的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市民對政治問題的關注降低,轉而更加重視經濟和民生問題,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這只是反映了市民的側重點改變,絕不代表香港的經濟和民生情況惡化。
如果覺得光憑理論難有說服力,那不妨再看看各種實質數據。兩個月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現時香港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30.5萬億港元,有市場報告推算香港有超過2700個家族辦公室,而本港資產管理的規模和港股市值,均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0至11倍。除此之外,還有約50間重點創科企業表明會落戶香港和拓展香港市場,料未來數年可帶來超過400億港元投資,以及逾1.3萬個職位。
外資對香港投下信心一票
除此以外,要求申請人至少將300萬港元投資放入支持創科和其他重點行業「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的新投資移民計劃,亦收到346宗申請;截至5月底,有89間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或擴展業務,其中72間來自內地,其餘來自東盟國家、中東及歐美等地,另有超過130個家族辦表示正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如此大量的資金和人才湧入,反映的都是對香港市場前景和營商環境的信心一票。如果香港經濟真的不行,這些資金從何而來?難不成全世界所有生意人都是傻瓜嗎?
就算是民生問題,現屆政府也展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擔當態度。這裏先舉一個數據,新一屆區議會運作至今超過半年,收到有關區議員的投訴宗數是零,區議員的績效指標亦全部進度理想。其實在新冠疫情中,我們已能看見不同的愛國愛港團體眾志一心為居民派發物資、在抗疫路上攜手互助。如今特區政府不只加強與愛國愛港團體的聯繫,地區民政事務專員也聯同新一屆區議會、關愛隊,每日為地區居民的福祉奔波。小至家庭訪問、街道衞生,到火警、停電、暴雨等突發情況,到處可見不同地區人士和政府部門緊密合作,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
而且政府近年針對房屋、青年流動性等老大難問題,亦不斷出台各種新政策,例如簡約公屋、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制定《青年發展藍圖》,獲得社會各界的肯定。誠然香港的民生問題仍有不少尚待解決,但情況已大有改觀。如果看看國外,比如像英國那樣經濟陷入衰退、國內種族矛盾日漸升溫、通脹居高不下……與之比較,香港不論是現況還是前景,都更有底氣和自信。
社會更聚焦經濟和民生問題,反映的是港人對於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生活的渴望,現在香港已經沒有「泛政治化」拖後腿,團結一致為香港未來貢獻力量,正是全體港人的共識,也是香港由治及興新篇章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