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江西行之6/72道工序造非遺 港生現場悟成器之道
「中國漆器的未來就靠你們年輕人,製器如做人,正心存,大器成。我們將鄱陽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公開傳授,只要有人願意來學習,我們都會教。」鄱陽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丁廣昌漆號」第四代傳人丁國坤在與「2024范長江行動江西行」香港傳媒學子交流時,道出一位80歲老手藝人的最大願望。鄱陽脫胎漆器製作工藝流程精細繁雜,共72道,與景德鎮瓷器、北京景泰藍並列為「中華三寶」。\大公報實習記者 尹瑾、王楷源、馬林興、姚淑敏
鄱陽脫胎漆器是一種以當地盛產的「夏布」為胎,利用天然樹漆,在布的表面進行塗抹、繪畫、雕刻的一種純手工的日常器具或工藝裝飾品。其以造型新穎、漆面光澤明亮、製作精巧、內壁平滑而著稱。鄱陽脫胎漆器起步於先秦,歷代傳承,到晚清有了重大發展與突破。1915年,鄱陽縣漆藝師張席珍製作的「黑退光刻漆貼金帽簡」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1973年,丁國坤和兩位漆藝師合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首創「澆鑄凝固脫模法」,對傳統脫模方法進行技術革新,使脫胎漆器成型技藝邁上了新的台階。
漆樹提取天然大漆
丁國坤出生於漆藝世家,16歲入門,一輩子只做漆器。他介紹,鄱陽脫胎漆器製作工藝流程精細繁雜,共72道,主要有採漆、煉漆、製胎、塑形、脫胎、上灰、打磨、裝飾、推光等步驟,每道工序之間都要求環環相扣、一絲不苟。「一件作品的工期一般3個月以上,可以稱得上是時間的藝術品。」
與其他地域漆器相比,鄱陽脫胎漆器的最大亮點是「巧」,其造型獨特、做工細膩、外形若骨,刻繪精細,手法自然,巧奪天工。僅在推光環節,就需要手藝人用手蘸着麵粉和菜油,反覆在器皿上摩擦。
採訪當日,丁國坤的二兒子丁先雅特意在門外提醒,過敏體質的同學不宜入內。他解釋:「我們的天然大漆是從漆樹提取的,易過敏人群容易產生反應。」
據悉,此種天然大漆一斤達數百元,製作出的脫胎漆器味道醇香、色澤鮮艷,經受從沸點到冰點的溫度,仍可保持不變形、不脫漆。若使用價格低廉的化學漆,則會產生刺鼻的味道。
「丁廣昌漆號」是一家百年老字號,丁國坤的爺爺從鄱陽縣本家丁廣源處學習漆藝,後定居鄱陽,傳承至今。丁國坤說,鄱陽脫胎漆器在驚艷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後,名揚海內外。
新中國成立時(1949年),當地有許多脫胎漆器作坊,僅鄱陽鎮一帶就有30家店。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鄱陽脫胎漆器成為江西輕工業產品的出口大宗,產品達300餘種,銷往日本、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匯百餘萬美元。到上世紀90年代,產品花色有2000餘類。
丁國坤也見證了行業至暗時刻。1995年,一場大火燒毀鄱陽縣脫胎漆器廠,鄱陽縣脫胎漆產業鏈亦不再完整,200餘名工人豐衣足食的生活逐漸沒落。「大火只是導火索,主要原因還是市場經濟衝擊下,這一項製作繁瑣且極難、生產周期長、短時間難以變現的手工藝,很快由盛轉衰。大部分轉行,只有少部分還在堅持,堅持的也很難。」
更令人遺憾的是,年輕一代願繼承衣缽者,少之又少,他們稱其「又髒又苦又累,又賺得少,又不穩定」。丁國坤算是比較幸運的,兩個兒子成為「丁廣昌漆號」的新一代掌門人。
廣納門生 讓非遺不被遺忘
為了鄱陽脫胎漆器不被遺忘,包括丁國坤在內的老手藝人們,決定廣納門生。精神矍鑠的他,儘管眼力大不如從前,但還願意發揮餘熱。他表示:「我教過很多學生,有大學的,也有中專的,有學設計的,也有學建築、雕刻的。只要你們願意學,我都願意把這個工藝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