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透視/養老產業推陳出新 捕捉30萬億人幣藍海
中國銀髮經濟規模在不斷擴大,按照推算,將在2035年增加至3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亦會上升至約10%。隨着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加快,銀髮經濟正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一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傳統企業的目光,期望在這片藍海中找到新的發展機遇。\大公報記者 于海江、王欣欣(文) 于海江(圖)
「從2023年初至今,入住中心的老人從300位已達800多位。」觀湖生態頤養中心董事長聶忠芳說,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1200張床位預計今年年底將會住滿,或許屆時會出現一鋪難求的場面。
隨着中國第二次嬰兒潮(1962年至1975年出生)人群逐漸走向老年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65歲及以上人口分別達到2.97億人、2.17億人,對應人口佔比分別為21.1%、15.4%,中國已全面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專家稱,自由行動老人追求文化娛樂、旅遊休閒等精神層面的滿足,而失能老人則更依賴於社區養老、託老所等服務。開業兩年的齊齊哈爾市觀湖生態頤養中心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勞動湖畔,毗鄰該市繁華商業圈。聶忠芳說,傳統的養老院很難滿足如今老年人和子女們的需求,銀髮經濟包括養老服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等多個領域。
服務全面勝傳統護老院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高成運說:「銀髮經濟具有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的顯著特徵,要重點培育建立服務供給、產品供給、產業發展和生產要素等體系,培育高精尖產品和高品質服務模式。」
60後新老年人群體作為銀髮經濟的重要培養對象,具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更熟悉互聯網和電子產品、追求精神生活等特點。記者在觀湖生態頤養中心看到,這裏集合了老年大學、醫療健康、老年藝校、溫泉浴館、陽光大廳和餐廳等多功能服務於一體。「老人住在這裏可以說要比在家舒服、方便、幸福。」在住老人王兆恩說。聶忠芳也認為,銀髮經濟市場的發展對傳統企業來說,將是一次轉型機遇;公司現正與一些傳統製造業企業合作開發智能養老、居家養老、輔助器的設備;還與一些傳統零售企業在商討,針對老年人推出健康食品、保健品等商品。
結合康復醫學 研發養老機器人
其實,智慧養老的興起不僅讓老年人可享受更多便利和舒適,也為老器械市場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哈爾濱市較為知名的醫療器械一條街,記者發現多功能護理床、電動輪椅等助老醫療器械已成為主流產品。哈爾濱市龍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銷售員琳琳介紹,近兩年來,電動護理床、電動輪椅等產品的銷量大幅增長,每月銷售量已達到15至20台左右。哈爾濱天愈康復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就推出一款具有獨家專利證書、主要應用於重症患者和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電動多功能護理床。這款護理床的氣囊翻身功能可以輔助老人側翻、背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褥瘡。公司總經理初雨名表示,他們研發這款產品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將哈工大機器人技術與康復醫學相結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高成運表示,從去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看到,養老類機器人有些雷同,實質上都差不多,且沒有推向市場,還不成熟。「但未來市場非常大,養老服務機器人將會像當年汽車進家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