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械人助訓練認知障礙病人

  圖:東區醫院以AI機械人為輕度認知障礙病人訓練。\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
  圖:東區醫院以AI機械人為輕度認知障礙病人訓練。\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亞毛報道:為高效治療認知障礙病人,東區醫院去年引入AI機械人進行先導計劃,讓輕度認知障礙病人進行專注力、執行力等訓練,機械人可與病人對答,亦可根據病人答案自動調校難度,減省治療師單對單時間。對比發現病人分數進步,回答速度明顯提升。醫院目前計劃更新題庫、提升機械系統學習功能等,未來有機會擴至其他醫院。

  人口老化,社區約每五名長者,就有一人患輕度認知障礙。東區醫院將人工智能系統加入智慧機械人,在去年4月至10月間進行先導計劃研究,主要協助輕度認知障礙患者進行認知訓練,現時為內科覆診病人、老人科日間和住院病人,以及精神科日間病人服務。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職業治療部部門經理錢以馬表示,AI智慧機械人每次訓練時長20至40分鐘,內容包括現實導向、記憶力及學習、執行能力、專注力及注意力這四大部分,由機械人提出問題,例如要求病人描述圖片內的天氣如何、字體是什麼顏色等,病人可直接與機械人對話溝通,講出答案。若連續回答正確,機械人會自動提升訓練難度,反之若答錯,系統會有提示,連續答錯亦會自動降低難度。

  職業治療部高級職業治療師陳穎琦表示,先導計劃將20個輕度認知障礙病人平均分為兩組,一組利用平板電腦進行普通訓練,另一組接受AI機械人的互動對答訓練,經過四星期共8節訓練後發現,機械人組的病人整體分數進步,回答問題速度明顯增快。

  64歲的馮女士自覺記憶力較一年前下跌一半,去年7月由東區醫院職業治療部評估發現,蒙特利爾認知評估測試只有14分,被評為輕度認知障礙。她於去年8月初接受AI智慧機械人訓練,面對新科技初期感困惑,其後逐漸掌握技巧,到第四節課已能自主完成訓練。同年10月,她在職業治療部覆診測試分數升至17分,反應能力和日常生活參與積極性有明顯進步。她現已毋須覆診,恢復送報紙的半職工作。

  反應能力明顯進步

  陳穎琦說,訓練內容屬於多數認知障礙病人最普遍、最突顯的問題,每類訓練有約80至100條預備問題,讓機械人協助職業治療師做重複較多的工作,助治療師專注於需要一對一的病人,「AI機械人一直是輔助系統,不會完全代替治療師,但可以成為小助手,在訓練中給病人提供指引。」

  職業治療部高級職業治療師張恆表示,計劃優化AI系統,包括加入即時資訊等大數據、提升系統的學習功能,加入更多訓練內容等,及計劃將AI協助認知訓練模式擴至其他專科與其他公立醫院。

  大公報記者王亞毛、鄧浩朗(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