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前瞻/解放「兩力」是改革的核心
編者按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這次會議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中心,以開放促改革,深切回應民眾企盼,備受海內外關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逆全球化浪潮背景下,如何通過改革讓各種發展活力充分迸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意義重大。大公報今起推出《三中全會前瞻》系列專題,透過學者訪談以及專題報道,深入解讀、系統解析。敬希垂注!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舉世矚目。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林尚立指出,當前改革是圍繞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展開的,必須有更具活力、更具創造力的發展,所以對基層和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他綜合判斷指出,解放生產力和增強社會活力「兩力」是改革的核心,如果說十八屆三中全會解決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那麼當前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靠創新,只有真正把創新釋放出來,改革才能一步一步走深。\大公報記者 孫志
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發展始終以改革開放作為整個發展的基本路徑,那麼在4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每一次的三中全會都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推進了整個中國的發展。
「三中全會標誌性的主題都是圍繞着改革來展開的。」林尚立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說,「到目前為止有兩次三中全會開創了時代,一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開闢的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叫新時期;第二次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相信這一次的三中全會將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進程,也將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這位多次參與過黨的重要報告文件起草工作的智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性的歷史征程,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國家、2050年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這是中國人上百年的夢想,要實現這樣的夢想,就必須有高質量的發展,就必須有更具活力的、更具創造力的發展。
發展要靠解放「兩力」推動
林尚立認為,目前改革核心實際上是兩個解放的問題,一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即如何讓新的生產力得到充分釋放,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效應,構建與新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治理形態;第二就是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這關係到與經濟緊密相連的社會公平正義,以及民生保障。
「中國發展到今天靠這『兩力』來推動,就是生產力和社會活力,是通過解放『兩力』來保持中國持續的、穩定的、有效的發展。」林尚立續言,這「兩力」來源於哪裏?就來源於持續不斷的改革,來源於通過改革的制度創新釋放,使「兩力」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制度障礙被消解、被消除。「中國改革有它內在的邏輯,中央文件所強調、所貫徹的基本思路,是要把中國的改革持續進行到底,這既有新時代的任務和主題使命,但也有一脈相承的理念和原則。」
預計將涉四方面問題
圍繞着解放兩個力量來展開,林尚立詳解指出,即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預計會涉及到以下四方面問題:首先是創新。如何解決中國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問題,創新能力沒有,改革就不能把科教興國戰略落到實處,科教興國戰略落不到實處,高質量發展就沒有保障。二十大報告特別強調科教興國,這就涉及到科技體制改革、人才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這是關鍵,高質量發展核心是創新,新質生產力核心也是創新。「如果改革不能解決創新的問題,改革就難以抓住要害,所以這是可以很明確做出判斷的。」
第二是市場。市場要有活力,市場要一體化,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就要聯動起來。如何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功能得以釋放,道理也是很清楚。有創新的活力動力,有市場的活力,國家不可能不興盛。從二十大報告就能看出後續市場改革的方向。
第三是治理。如何使整個國家治理和國家發展,民生保障依然保持在有序範圍,使中國之治得以延續,以治理促發展,以治理要效率、要質量。這就是改革要去進一步規範的,比如說要解決公平正義的問題,解決就業問題等。第四是民生幸福。民生問題涉及到衣食住行,醫療保障,城鄉融合,鄉村振興,教育就業等一些相關問題,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很關鍵的任務。
「我們經過探索,也付出代價,終於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種自覺的背後,一個最大的自覺就是,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必須在不斷變革中謀求新的動力,拓展出新的空間,創造新的體制機制,贏得新的發展機遇。所以說改革開放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非常重要的密碼。」林尚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