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擷英/劉貫道《消夏圖》\閒 雅
明天(七月六日)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古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農忙之餘的古人是怎麼度過小暑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古畫,隨畫軸的徐徐打開,步入日漸炎熱的夏日。
夏日熱浪襲人,現代人的避暑方法多,最簡單的莫過於躲進冷氣房,配上冰品涼飲;或是到海邊、溪澗、游泳池,戲水忘卻酷暑。回想沒有冷氣與冰箱的古代,古人如何消暑納涼?古人最佳的避暑方式莫過於「躲」進山水之中,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與閒適,以「躺平為上」。元朝畫家劉貫道繪《消夏圖》(附圖),便以全套配備為觀者示範了文人雅士如何風雅一卧。
劉貫道,字仲賢,幼時家貧,天資聰慧,善畫。其畫筆法凝練,堅實有力,造型準確,生動傳神,成為當時畫壇的高手。《消夏圖》現藏於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畫中描繪一文士赤裸半身、赤足躺在卧榻上,一足交跨,舒展雙腳,鞋子則置於踏床上。他右手執麈尾,左手拈書卷,雙眉微鎖,嘴唇緊閉,彷彿正在凝思。榻的旁邊有一屏風,對面兩名侍女,一個手拿蒲扇,另外一名雙手抱一包裹似乎是主人需要之物。
別看主人公背後有屏風、方案,便以為這是室內,屏風旁有一叢生長在土裏的芭蕉,另一側也有竹葉婆娑,看來他是把整套配備搬到庭園中享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