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避風港\文秉懿
劉十三大醉醒來,發覺自己竟然身在雲邊鎮的老家。他的意識仍然模糊一片,想不起怎樣踏上歸家之路。
這是電影《雲邊有個小賣部》一個鏡頭,男主角劉十三,大學畢業後到城市工作,立意闖出一片天,誰料到事業停滯不前,加上愛情失意、室友不辭而別,一時間他遭到遺棄,淪為失敗者,借酒澆愁,接着就發生上述一幕。電影沒有立即揭開回家謎團,後來才作出補述,應該是十三在醉醺醺時不自覺聯絡外婆,外婆立刻把他接回去。
年老的外婆,駕駛老舊的拖拉機,一個人到陌生的地方尋找外孫。因為愛,老弱的身體可以揹負年輕的身軀。她咬緊牙關,步履艱難,把十三搬運到車上,然後駕駛隨時拋錨的破舊的拖拉機回家。她眼神堅定,跟爛泥似的十三形成強烈對比,根本就是十三的保護者。看到這一幕,不知怎的我腦海裏浮現布萊希特筆下的大膽媽媽(Mother Courage)的形象。兩個故事風馬牛不相及,主題不同,就是一個英文字courage,我竟然產生這個聯想,煞是奇怪。
原來人在失意的時候,潛意識中就會出現一個避風港,這個就是家;港口由家人管理,時刻準備迎接家庭成員回來避難。家人不問前因後果,不作無謂指責,不設離開期限,無條件照顧疲憊的遊子。十三在感到無助的時候,啟動內置程式,自動駛回避風港,尋求庇護。
本來他清醒之後要再度離家,不過外婆為他分析形勢,權衡利害,他決定留在雲邊鎮推銷保險。如外婆所料,十三成功銷售保單,總算走出一條路徑。他留在家中,陪伴外婆過日子,一杯酒,一小碟下酒的豆子,一段又一段閒話家常,風平浪靜的生活,教人舒心。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家為人遮風擋雨;至於有形的建築物,只是磚塊。在避風港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十三漸次走出陰霾,坦然面對生活。
同鎮的毛志傑跟十三是對比,他擁有有形的家,可是他不斷逼迫姊姊出售房子,以分得金錢。他有一個關愛他的姊姊,有姊姊,就有家。可惜他並不珍惜這個避風港,偏要在外遊蕩,惹起風雨,吹得東歪西倒,淋得渾身濕透。直到姊姊結婚,婚後要離開雲邊鎮,家人走了,家消失了,他才後悔。
女孩求求母親離世,父親精神失常,唯一的家人,根本認不得她,她失去家。戶外一處簡陋的搭建,哪裏算得上是家?她被迫獨立,以求存活。她胡亂認親,稱呼男女主角為爸爸媽媽,固然是為了騙取飲食,但是她確實渴求讓自己這艘飄泊的小舟停泊的避風港。她住進十三的家,得到外婆照顧,獲得依靠,暫時過起有家的日子,避開一下風浪。不過最終她躲不過入住福利院的結局,在院裏她封閉自己,不承認福利院是她的家。她要等候渺茫的機會,遇上愛護她的人,把她帶回家去。更為踏實的做法,就是等待長大,遇到適合的人,攜手建立二人的避風港。
《雲邊有個小賣部》野心不大,普通人過平淡日子,春夏秋冬,如此而已。它提醒我們,有愛我們的人的地方就是家,家,就是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