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日常/人是美玉\米 哈

  一個人,是怎樣成為人們之中的人呢?我的意思是,我們生而為人,絕非孤獨一人,是活於人與人之間,而作為人間之人,我們便要經歷社化的過程,卻又面對兩難:我們如何既在社化之中,又可以活出真我呢?

  在此,唐代詩人韋應物給了我們一個想像,他在《詠玉》一詩寫道:「乾坤有精物,至寶無文章。雕琢為世器,真性一朝傷。」詩人讚美玉乃天地之間的靈物,又感嘆美玉一經工匠的雕琢,反而失去了原來的靈性,成為了一般世俗的玩物。

  若然我們想像一個人的社化過程,像工匠雕刻美玉,那麼人的真我便在這過程中慢慢流失了,哪怕最後成為了他人眼中的一塊玉,但「真性一朝傷」,便成為了世俗的一員。

  到了現代,德國哲學家尼采也有類似的感悟,他認為,所謂忠於自我,並非要挖掘出一個自以為藏於內心深處的自己,而是要主動創造全新的自己,成為一個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尼采相信,人是真我的創造者。然而,當這種「忠於真實的自己」被推至極端,那就是對社化的全然拒絕,而這樣便很可能帶來個人與社會的危機。

  因此,當代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提醒我們:「生活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創造自我專屬的,這也是社會的普遍要求,沒人期待你去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但「實現自我的過程並非單靠自己一人之力,而是與他人不斷進行內在與外在的對話。」

  泰勒的提醒教我們聯想到,就算人的社化過程,真的如韋應物所言,像工匠雕刻美玉一般,我們也不必害怕自己的真我被雕刻走,因為重點是要找到一位懂得與美玉對話、能夠看得見美玉本性的好工匠。

  來自外界的善意批評,是好工匠;千篇一律的世俗觀點,是壞工匠。兩者之間,我們擇善固執,樂於「變成」(becoming)的過程,才有機會以他人善意將自己雕塑成賞心悅目的美玉,而不至於成為一塊暗淡無光的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