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捲」不是出路

  劉予涵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政策分析師

  上世紀6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發表關於印尼農業發展的研究成果。他發現爪哇島作為印尼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島嶼,農業發展卻落後於其他落後地區,原因是在每次農業科技進步的關口,當資本家準備投入機械和技術提高生產力的時候,總有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不惜自降身價或增加工時加入農耕,導致資本家發現與其投入先進技術,不如多僱人精耕更划算。於是爪哇島的農業錯過了每次增值機會。爪哇島的水稻產量雖然一直提高,但普通民眾收入卻越來越低。

  反觀其他地區缺乏勞動力,資本選擇技術升級,改種經濟作物提高價值,農業發展反超,勞動者收入有所提高。

  這裏講到的就是近年內地網絡經常討論的概念:「內捲」。例如勢頭迅猛的中國電動車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達到世界級水平,但不少車企仍在追求極致性價比,不惜一切代價壓低成本,壓榨員工,壓供應商利益,壓售後服務等,以致出現了行業紅火但普遍裁員的怪現象。此階段,車企早應轉化為差異化競爭,利用自己的優勢提升價值,利用技術擴展新領域,而非陷入無盡的價格戰。

  更值得憂慮的是此種模式開始為社會所接受。據媒體報道,內地職場已有求職者主動降薪、主動提出超時工作的現象。如果形成風氣,全社會利益都會受損。

  近期隨優才和高才來港,本地也出現了個別求職者自降身價、主動「求加班」的案例。筆者一方面希望更多人了解「內捲」的危害,同時也寄望於香港職場、工會淨化這種風氣,保障社會良性競爭。

  香港政府也應思考如何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拓展產業結構,創造更多元的發展機遇,避免「內捲」,將香港經濟「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