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學童輕生率高企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近年中小學生懷疑輕生個案宗數高企,今年更創過去5年新高。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於2022-2023學年收集33萬名到訪中小學生自我評估問卷,亦顯示一個令人頗為擔心的數字,就是有1.3%的學生在過去12個月內曾試圖輕生。學童如此不珍惜生命,究竟什麼原因?

  警方數據顯示,去年截至2023年11月8日,共有306名學童試圖自殺,其中37人死亡,平均年齡16.3歲。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以死因裁判法庭的數據計算,2022年香港15至24歲的青少年自殺率創歷年新高,達到12.2,即每10萬這個年齡層的年輕人有12.2人死於自殺,按年急升22%,遠高於世衞標準。

  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千禧之前,本港社會正值奮發期,父母大部分精力花在「揾食」,往往忽視子女的感受。兄弟姊妹只有互相照顧,遇到困難一起解決。今天的父母,子女貴精不貴多,惟生活壓力大。如果一旦疏忽子女成長過程中所遇上壓力,小孩子獨自又不懂得解決困難而選擇逃避,一旦出現輕生念頭,就非常危險。

  當局兩年前以跨部門合作方式, 包括醫衞局、教育局和社署,設立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協助學校及早識別有較高自殺風險或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務求優先為他們提供及時和適當的介入;另外又以跨部門、跨專業及跨界別合作的方式,組織「校外支援」網絡,為學校增強「外援」,由校長直接轉介予醫管局專科精神科服務優先處理。此計劃至今年底結束,但學童自殺風氣未止,當局在檢討成效時,有必要與學校、家長和社會各持份者充分溝通,共同應對。

  壓力是萬病之源,學童面對沉重的功課以及同輩的競爭壓力,一旦未能及時找到紓解方法,最終可能寧願選擇自毀。當局設立機制防止學童自殺固然重要,但學童更需要的是家長的愛、學校和老師的關懷、同學之間的鼓勵。現行教育制度,以及學童面對的學習氛圍,是否會是他們壓力之源?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