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有很多改善空間
陳文鴻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
垃圾收費再次暫緩推出,這是順應民意的恰當做法。不過,事後還可檢討政策的內容,以使將來再度推行時將之改善。
對於廢塑或一次性餐具的問題,過於糾纏在用什麼替代性餐具,卻沒有鼓吹消費者自帶餐具。自帶餐具可在外賣方面全面取消一次性餐具,這樣的做法在海外不少地方已流行,香港也容易推行,特別是在中小學,應該可推廣學生自帶餐具,從小養成習慣。除外賣外,也可用於其他場合。既衞生又環保、實用。
二是膠袋問題,政府強制使用「官方」膠袋,使市面上其他膠袋不能多次使用,是更為浪費,也增加市民的生活成本。政府應強制的是全面使用可溶解的膠袋,禁止使用不能溶解的膠袋,或塑膠產品。政府甚至應提供補貼,協助企業生產可溶解的膠袋等。這樣做法,遠勝現時政府強制使用指定一次性用途的膠袋,消除可能的官商勾結嫌疑。膠袋多次重複使用,既環保,又經濟和與民方便。
三是廚餘和其他回收工作,現時措施是設置回收機器和回收站,固定位置,對居所附近缺乏回收設施的市民不大方便。為什麼不學其他城市例子,規定每星期某天回收某類垃圾。或由政府組織回收車隊,時間準確地落區回收。一是回收車容量大;二是分類回收使市民自己分類;三是回收車可直接運送到回收工廠處理。政府可用通訊軟件公布回收的詳情,包括種類、時間、路程。廚餘回收車可以集中於餐飲企業的地區,也可補救回收器的容量不足的缺陷。
垃圾處理還有許多細節要認真對付,這屬於全社會的事情,不是環保局可單獨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