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盛事/巧奪天工「泥人張」 傳承200 年絕活
將泥巴變為栩栩如生的塑像,又靠神態、細節突出人物特徵,天津的非遺工藝「泥人張」彩塑,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靠的就是精細二字。「泥人張」表演藝術家宋曉梅近日來香港,在家鄉市集嘉年華,示範表演「泥人張」工藝,她說每個彩塑,由泥塑造型到最終完成,需時起碼一個月,講究創作者的敏銳感知力,精準抓住人物的表情、神韻,刻畫出來。
這幾天在家鄉市集,宋曉梅感嘆「香港市民特別熱情,讓我看到了非遺文化在香港的活力和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泥人張」彩塑誕生於清代道光年間,每個作品須經過泥塑製造、陰乾燒製、打磨、彩繪上色共四道工序。
「一定要用天津郊區地下1.5米左右的膠泥,含沙量低,不易開裂。再經過晾乾、砸碎為粉末、過篩,再變泥漿捶打後加入棉絮,令泥變得有韌性。最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窖藏,才能開始泥塑製作的步驟。」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工藝美術師宋曉梅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說。
宋曉梅對泥塑、彩塑一直很感興趣,大學本科就選擇了相關專業。她對每個作品,都會由挖泥開始全程參與,每次將一堆泥巴變成塑像,經過反覆刻畫加上彩繪,表達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神韻,都會感到十分神奇,日子久了,她在日常生活中,習慣觀察別人的神態與表情。
「神韻獨特 眼睛能說話」
「每個人物都有獨特的神韻,要做到眼睛好像能說話,就極其考驗創作者是否有敏銳的觀察力、感知力。一個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神情和動作,但能否將所有樣子合在一起,從而突出這個人獨有的性格特徵,甚至讓人感受到他的人生故事,才是最重要。」
在家鄉市集上,天津攤位展示的「泥人張」彩塑作品,有《招財進寶》、《蓮年有餘》和《武財神─關公》,宋曉梅特意將關公作品最後的彩繪部分,留在昨日的非遺表演時完成。圍觀的市民對這項非遺技藝很好奇,「真的很細緻,尤其關公的眉眼、還有手執大刀的氣勢,全部表現出來了!」
見到香港市民對「泥人張」作品熱情詢問,讓她看到了非遺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活力與可能性,令她對文化傳承更有動力,「希望更多年輕一代對傳統手藝感興趣,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繼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