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水東調」工程啟用 港增備用水源
【大公報訊】記者李紫妍廣州報道:繼提前實現全線通水、開展滿負荷試驗與水錘試驗、完成末台機組驗收等重要節點後,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國家水網骨幹工程──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簡稱「珠三角工程」)於6月1日起正式開始向沿線受水地區供應西江水,通過「西水東調」改變了珠三角地區多城市單一供水格局,將有效解決廣州南沙、深圳、東莞等地生活生產缺水問題,並為香港、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據了解,該工程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其中廣州5.31億立方米、東莞3.3億立方米、深圳8.47億立方米,惠及沿線超3200萬人,支撐受水區約1.7萬億元GDP用水需求,進一步保障了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根據粵港新一輪對港供水協議,珠三角工程的投入使用,將在原有供水規模基礎上為港新增每秒10立方米的備用水源。
今年1月30日,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正式建成通水,創造了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長距離有壓調水工程等多項紀錄。
隨後,工程相關各方開展了一系列驗收工作,全面加強檢查檢修,優化構建集運行監控、防汛調度、安全監測、數字孿生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化平台,確保工程供水系統安全可靠。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西起西江幹流順德鯉魚洲,沿途穿越獅子洋海底,東至深圳公明水庫,全長113.2公里。工程全面供水後,實現從西江水系向珠三角東部引水,並逐步退還東江流域生態用水,進一步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