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高考味道\判答
人與人都不盡相同,但在某些特殊的時間片段裏,卻能心意相通。比如,每個內地長大的孩子,都不會忘記「高考」這回事,在一個悶熱潮濕的六月開頭,鋪平手中的卷子,使出吃奶一樣的力氣,把之前十多年的所學所背一股腦倒出來。就彷彿眼前不是書山題海,而是一塊塊帶有魔力的跳板,只待走出這考場,便能撬動一個明艷的未來。
關於高考的記憶,不論結果如何,都是有些苦澀的;但與之相伴那些「吃」的時光,卻是異常豐滿、治癒的,只是彼時我們還來不及享受這種快樂,只有若干年後擦去塵埃,才得見那些煩惱和憂愁,早就無影無蹤。
那個時候,說有考生的家庭是「全副武裝」也不為過。對孩子們來講,一張試卷,就可能改變人生,而對家長來說,在這個緊要關頭,唯一能全情助力的,恐怕就是一日三餐了。幾乎是春節剛一過完,整張餐桌就進入到一種密鑼緊鼓的「補腦」模式。早起除了溫熱的牛奶,還要配上一把琥珀核桃,雖然核桃跟智力的關聯,就像黑芝麻同頭髮一樣,永遠處在玄學的語境上,但人們仍舊更信其有,不錯過每一種可能性,方才無愧於這個清苦、特殊的時候。
在我家裏,「魚頭」是當之無愧的秘密武器。大概是小時候某次超常發揮,把偶然變成了規律,從那以後,每逢大考小考,桌上就必定有魚頭出場。而在那個高考的夏天,我幾乎是吃到了人生中頻率最高的魚頭,鯉魚、鰱魚、胖頭魚;紅燒、清燉、豆腐湯,那些曾游弋水底的蛋白質們,就這樣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出現在我眼前,帶着最樸素真誠的祝福,乖乖下肚。即便這麼多年過去,每到高考季,我腦海中還會重現濃濃的魚頭香,陪着我一路走,直到下一個奇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