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日常/排除擔憂的力量\米哈

  人類是擔憂的動物。祖先擔憂在草原上行走時,隨時有野獸來襲;農夫在勤奮耕種時,擔憂天有不測之風雲;上班族擔憂辦公室的講是講非,也擔憂表現未達上司的預期。

  未來與未知,使人擔憂,而自古以來,就有不少道理,教導我們不要擔憂。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指出,未來之所以會帶來擔憂,主因是人太重視利害得失。伊壁鳩魯認為,只要人們遠離繁囂的社會,擺脫利害得失的計算,在沒有多餘私物的簡樸生活中自給自足,只要「一點水,一片麵包」便能獲得無憂無慮的內心平靜。

  但,如此低慾望的生活,豈不令人類無法進步。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有類似的疑問。培根相信「知識就是力量」,而這力量,包括助人排除擔憂。培根認為,人有三種,一種像螞蟻囤糧,只會把收集到的東西搬回巢裏,然後原封不動;第二種像蜘蛛結網,每天自顧自,閉門造車;第三種人像蜜蜂釀蜜,到外面的世界採了花蜜,經過轉化,創造蜂蜜。

  培根鼓勵我們成為像蜜蜂釀蜜的人,收集世界的事實與經驗,運用自身的邏輯與能力,將資料轉化成知識,以知識明白世界的法則,預測未來的軌跡,而不再因無知而擔憂。

  如此這般的知識論,無疑支持了理性與科學的發展。因此,農夫可以知道天氣預報、經濟學者可以預見經濟周期,但同時,我們都知道,知識只助我們掌握部分的未來,正如唐人白居易寫道:「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在未有現代科學的天文觀念時,白居易已經想像到,知識終會助人丈量到天與地,但他同時懷疑:人的心思難以猜測。未來的多變,不單在天,也在人,人的複雜共同創造了社會的未來,而共構的未來又有許許多多的未知數。

  所以,知識可以排除擔憂嗎?不知道,但有了知識,至少讓人多點信心去面對未來,這大概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