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內房股小雞變鳳凰 內需股望後起直追\倪相仁

  進入龍年以來,港股漸現「飛龍在天」走勢,一個個曾經在死亡邊緣掙扎求生的行業,從教培、互聯網龍頭,到上周的內房,無一不是小雞變鳳凰、困境反轉。而在將信將疑、猶豫買還是不買之間,恒指已逼近2萬大關,7月重要會議給投資者帶來信心,愈來愈多行業曙光乍現。上周炒作熾熱的內房,若果真在政策不斷加持下重新激活(應該是大概率),下一個熱點,料離不開消費股。

  近期A股和港股地產股表現驚人,完全可以用「換了人間」來形容。剛過去的一周,A股地產指數累計漲幅超10%,港股則有9家內房股升幅翻倍。這次史上頻率最多的刺激政策,能否徹底轉向不易太早下結論,但內房行情的持續性和反彈空間,很可能會超出市場預計。接下來,可留意被政府收購庫存房的開發商,特別是集中在一二線核心城市的民企,以及手上擁有大量優質土儲項目的房企。

  是次內房爆升,最大的動力來自政府出手,購買庫存房用作保障房,對已陷入破產邊緣的內房市場可以說是一石二鳥。建保障房就本來在國家的規劃之內,現時內房庫存量巨大,政府毋須再花錢投資興建,直接通過發債來回購已建新房,既解決保障房的供應問題,也解決了去庫存的問題。同樣重要的是,此舉也會救活開發商,令整個產業鏈恢復生機,內房市場有望走出冰河期,進入良性循環。

  根據天風證券的研究,現時新房和空置二手房庫存共26.3億平方米,對應的去化周期大約為25.4個月。如果按照國家要求把住房去化周期壓降到18個月以內計,則需要淨壓縮7.4個月的去化周期,對應需要消化7.7億平方米庫存,大概估算需要約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

  不過,今年中央財政赤字安排3.34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安排72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1萬億元,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3.9萬億元,財政赤字總規模為8.96萬億元。如果以7萬億元資金需求來計,等於政府一年舉債規模的78%,這恐怕不太現實。如果不包括二手房,只針對回購新房,資金需求規模要小很多。

  激活樓市 料續有措施跟進

  收購新房的好處是不需要一次性付款,可通過20%首付,80%銀行貸款實行,所以理論上只需注入1萬億以上資金就可啟動激活市場。周五人民銀行宣布,擬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規模3000億元,這是激活庫存新房市場的第一步,相信還會有其他資金跟進。

  與內房股滿血復活相比,7月4日中共中央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市場影響更為深遠,自4月30日公布會議日期開始,市場對政策預期更加強化,5月至6月,再到7月會議正式舉行之前,中資股進入最好的行情。

  中泰證券的策略分析師認為,二季度市場或呈現「超跌反彈為王」的特徵,此前防禦性的高息板塊和上游資源板塊(有色)等或相對較弱,而過去兩年整體調整幅度最大的板塊,如港股互聯網、新能源、醫藥及創業板、非銀、地產等或成為未來一個多月反彈主線。

  雖然部分投資者期待「三中全會」將帶來政策「大拐點」,但不可忽視,「三中全會」奉行的改革開放內涵或較以往更豐富,比如注重國家安全、共同富裕等,這令高息央國企的中長期價值更值得重視,若未來兩月該板塊出現調整,應視為吸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