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靈犀/香港零售業的「產能去化」\李靈修
日前有報道稱山姆會員店即將開通跨境配送業務,香港用戶在線購物超599元人民幣即可享受免費服務。外界擔憂本港消費雪上加霜,進一步加劇店舖執笠潮。筆者認為,香港消費「產能去化」已是必然,行業轉型的關鍵在於競爭力的提升。
北上購物蔚然成風,商家自然不會放過其中機會。早在去年底,順豐速運就已推出「深港半日達」活動,方便香港山姆會員跨境購物。其後京東也有跟進,面向港澳消費者提供「宅配到家」服務。山姆親自下場招攬生意,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購買力出現虹吸效應,本港消費業倍感壓力。市傳復活節假期當月,全港食肆共計300間倒閉,甚至出現「執笠關注組」在社交平台爆火,行業悲觀情緒蔓延。官方統計顯示,3月份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估計為312億港元,按年跌7%。
競爭加劇刺激創新
遙想去年通關伊始,專家將港人北上歸結為人民幣貶值、報復性外遊等原因,但眼見「灣區購物團」日益壯大,已非上述周期性因素可以解釋,深層次的經濟學邏輯值得探討。
後疫情時代,內地消費者追求極致性價比,行業內捲程度愈演愈烈,執笠潮不是香港獨有。統計顯示,去年內地有21家百貨商場停業,其中包括永旺、百盛、解百等傳統知名品牌。截至今年3月底,又有10家老字號百貨關門,其中5家退出市場,5家拆除改建。
須強調的是,產能去化也是創新升級的根源。如果市場需求強勁,企業總有「容易錢」可以賺,主動求變的動力是不足的。而在供大於求、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商家才會迎來自我進化的契機。所謂產能去化,不僅是行業內部的汰弱留強,更是核心生產力的提升。
以內地山姆店為例。近年來山姆積極轉向研發型採購,主導上游產業鏈的整合,指定商家生產「特供商品」。而在「銷售爆款」的誘惑下,供應商也願意與山姆達成合作。正是借助採購規模優勢,山姆將貨品做到「平價優質」,且極具不可替代性。
在筆者看來,消費北上只不過是內地產能去化衝擊波的外溢表現,反襯出香港同行的整體競爭力不足。香港若想跟上內地步伐,除了老生常談的改善服務質素,更重要的是練好內功。
香港電影前車之鑒
事實上,香港已有一個行業完成了產能去化的進程,那就是香港電影業。
上世紀80至9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業空前繁榮,在中國台灣、韓國、東南亞等地形成了極強的票房號召力。但到了千禧年前後,荷里活電影全球化勢不可當,「小投資、求新求快,缺乏原創性」的港產片不再吃香,逐一丟掉了海外市場份額。
不過,2004年實施的CEPA(《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為香港電影業提供了機遇窗口,兩地合拍片不再佔用引進片的額度,內地龐大的電影市場就此打開。但合拍片模式對港產片發展也帶來挑戰:一是產業北上後,製作費用水漲船高,低成本電影空間被壓縮;二是合拍片的題材更關注內地視角,老港片特色難再彰顯。
長久以來,香港電影人一直試圖在市場化與本港化之間取得平衡,近年就誕生出不少佳作案例,如《神探大戰》(2022年)與《九龍城寨之圍城》(2024年),均在「動作類型」的框架下講好了「香港敘事」,可以說既叫好又叫座。
在產能去化的背景下,香港電影業已有前車之鑒,沒理由香港消費業不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