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水口稻米 瀕危雀重臨大嶼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擁有豐富天然及歷史文化資源,位於南部的水口村歷代以耕種稻米維生,但隨着1970年代嶼南道興建後,年輕村民轉往城市發展,令農田漸漸荒置經年。香港觀鳥會早前聯同村民在水口展開生境優化計劃,經過兩年前期研究工作及重整野草叢生的荒地,成功種出近半世紀以來首批稻米,更成功吸引全球極度瀕危、俗稱「禾花雀」的黃胸鵐前來覓食,成為牠們過境遷徙中途補給站,令水口整片濕地生態價值大增。

  香港觀鳥會獲政府「大嶼山保育基金」贊助,自2021年起開展「山海之間—水口自然保育管理計劃」,通過不同生境管理和復耕工作,改善現存的沼澤濕地,並利用多樣化的生境吸引鳥類和其他生物在這裏棲息及繁殖。水口村村民陳小姐表示,對能再次見到金黃色的稻米田非常感動,「之前稻米收成日,不少村民都幫忙落田收割,完成脫粒、打穀等工序,最後一同親嘗自家的『「水口米』」。

  項目經理張家駿表示,為減少開田工作對原生物種的影響,村民棄用大型挖泥機,選用人手用泥鏟翻土,合力將棄耕多年的農地重新整理成為水田。他指,農地復耕除提升濕地生態價值,亦吸引不少具保育級別雀鳥,包括極度瀕危的黃胸鵐、易危的田鵐,以及近年本地數量呈下降趨勢的灰頭鵐及小鵐。觀鳥會計劃稍後再擴大農田以及水田面積,預計將種植約十個品種稻米,包括昔日水口主要種植的黑糯米及其他在大嶼山曾經種植的品種,期望下一批「水口米」能吸引更多物種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