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屋故事/譚老師的新生活
在政府興建的過渡性房屋裏,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或令人會心微笑,或令人重拾盼望,或令人感到溫暖,或令人有所啟發。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在社交平台與大家分享博愛江夏圍村譚老師的故事,看看他入住房屋局過渡性房屋後,如何由幫助自己再去幫助別人,也看看有些起初可能會讓人有一點擔心的問題,例如搬屋、面對新環境等等,譚老師是如何適應。
「再無壓力 一碰枕頭就睡」
何永賢指出,「譚老師入住過渡性房屋後,精神又年輕了」。譚老師笑說,「以前睡覺要服安眠藥,現在再沒有壓力,一碰枕頭就睡着了。」
譚老師在過渡性房屋安頓下來後,更會享受生活,積極為新屋添置「平靚正傢俬」,如上網站買二手梳化只需200元,二手餐桌椅組合500元,雪櫃洗衣機電視機由聖雅各及博愛等慈善機構送出。
「我在這裏有很多學生。」譚老師說,區內設有長者中心和家庭中心,他以前教英文,退休後比較清閒,可以幫社區內小朋友補習。譚老師指出,居民自組小組織,誰人有需要幫助可透過群組將訊息傳播開去。
盼建立起鄰舍互助精神
何永賢表示,希望譚老師與鄰里建立起鄰舍互助精神,無論大家日後去到哪個地方,也懂得延續下去,並將溫暖擴散到更多的社區。房屋局會繼續建屋建家,讓更多人可以像譚老師一樣改變生活。
大公報記者秦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