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轉口業需轉型增值
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
日前,有報告指香港轉口港的全球排名下滑,被其他城市趕上了,另外也有物流公司減少香港的業務。的確,因過去數年疫情和國際局勢,全球轉口業務經歷洗牌效應,再加上其他城市的新港口投入營運和陸路運輸提供的新選擇,個別昔日航線已作出調整,香港曾以中間人角色憑着出入口和轉口業務賺了數十年的錢,面對激烈的競爭,香港如果未能及時削減地租和人工,在轉口業務上已未有顯著的優勢。相反,鑑於內地沿海城市更是消費者產品的市場,而且在華南和華東多個城市也有吞吐量大的深水港,面積遠較香港大,也讓香港流失不少客戶和訂單。
如果香港要繼續進行轉口業務,須加快過境貨物的清關,尤其是食品等有時限的貨物。與此同時,業界也要引進科技,為服務增值,轉型為智慧型物流,讓客戶可以配合大數據更快掌握每一個批次貨品的去向,而中轉途中的流程,也可透過機械人等一條龍代勞,減低工業意外和減輕物流成本,讓香港轉口業重拾競爭力。
香港轉口業也需要轉型,從物流進化成為供應鏈的其中一個環節,配合原材料和貨品的轉口,並配合周邊城市的鐵路、大橋、高速公路等,再接駁區內碼頭甚至機場,大數據系統管理,完成產業升級。而香港的物流業人才也要樂意接受到內地工作崗位的機會。香港物流業不宜只以香港作為本位,而是擁抱大局觀,把香港視為服務整條產業鏈,以大灣區作為中心的思維和視野,聚焦華南區,輻射國家,服務全球,為香港轉口業布局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