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透視3 放眼世界/日本分類回收40年 八成垃圾焚化
日本以做好垃圾分類見稱,但同時也是名列前茅的「垃圾大國」與「焚化大國」,一年的垃圾總產出量逾4000萬噸,當中近八成垃圾都是焚化處理。大公報記者直擊日本廣島縣尾道市回收及焚化二合一設施,發現原來很多生活垃圾在分類後,最後其實都是送進焚化爐。
有在尾道市經營民宿的港人認為,香港與日本在垃圾分類意識、回收配套、居住環境等多方面都有較大差別,若勉強推行垃圾收費,容易引起民怨之餘亦達不到減廢目的,這方面香港可借鑒日本,加快焚化設施建設。\大公報特派記者 鄭文迪、特約記者林志城(文) 凱楊(圖)
日本各地的垃圾處理各有不同要求,充滿懷舊及文藝氣息的尾道市,每年吸引很多遊客到訪。港人阿強在尾道市經營民宿,他說,尾道的生活垃圾主要劃分為7類19種,但當地棄置生活垃圾毋須使用收費指定袋。民宿的垃圾要先分類,然後在指定日子放在路邊等候垃圾車回收;已清潔及分類的垃圾亦可暫存社區的小型清潔站,待累積一定量後,會由管理社區回收站的「街長」,送往尾道市垃圾處理中心回收,「如果要棄置的垃圾量太大,或要棄置大型垃圾,我們就要自己送到clean center(垃圾處理中心)回收。」
阿強口中的clean center(垃圾處理中心)是尾道市的回收及焚化二合一設施,市民可在中心開放時間,把已分類的生活垃圾送去免費處理;至於超過50厘米的大型垃圾,須登記及繳付指定費用才能棄置。
尾道市垃圾處理中心距離市中心約10分鐘車程,大公報記者日前到中心實地觀察,了解中心的運作情況。垃圾處理中心位於工業區,外觀與一般廠房無異,只有高聳的塔樓可顯示其作為焚化設施。中心內外都沒有異常的臭味,甚至看不見煙囱有明顯的煙塵排出。
「香港好多配套未搞掂」
登記資料及繳費後,訪客可以把車上的物件搬至合適的倉庫。這裏有多個倉庫,裏面有不同大小的分隔處或回收箱,訪客需按指示將垃圾放到不同的分隔處。至於可燃燒垃圾,訪客可以將車輛直接開到一個大型垃圾庫前,職員會打開逾兩層高的大鐵閘,讓訪客把垃圾扔到垃圾池中。該垃圾池估計有數層樓高。「很多人以為垃圾分類後就是回收利用,其實很多最後都是焚化處理。」阿強說。
阿強說,在香港生活時沒有垃圾分類習慣,初到日本時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在香港經過街上的垃圾房時,很多人會捂着鼻急走,但在日本,clean center很乾淨,你甚至會見到家長帶同小朋友到那裏做垃圾回收,這是很不一樣的文化及環境。」
香港計劃落實垃圾收費,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爭議,有聲音認為香港可以向日本學習。阿強說,日本各地的垃圾處理,會因應當地的情況有不同做法,不是全部都收費,「尾道不收費,但大家亦很自覺做垃圾分類。」
他認為日本垃圾分類的成功,源於從小便接受國民教育,各種配套更是花了數十年時間逐步建立及完善,「垃圾分類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我覺得(香港)由立法到落實,可能適應期比較短,更重要是很多配套未搞掂。」
日本不少人亂丟垃圾 沒做好分類
對於很多人覺得日本的垃圾處理做得很好,之前在大阪生活,最近搬到廣島縣尾道市的日本人向薗薫向《大公報》表示,很多日本人相信垃圾分類對環境有好處,會自發做,但日本也有不少地方有人亂丟垃圾或沒有做好垃圾分類,引致垃圾處理問題。被問到日本垃圾處理的挑戰,她表示,她聽聞部分地區因違例棄置垃圾增加而設罰則;至於有遊客或因不清楚情況而違例,她認為需向遊客提供容易明白的垃圾分類指引。
至於對香港垃圾處理的看法,向薗薫說,她不太熟悉香港的實際情況,但認為長時間的適應、從小教育,各種各類垃圾非常清晰、細緻的指引,及充分的配套支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