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實測/「走塑」今起實施 連鎖食肆外賣加一元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產品的新法例,今日起實施,市民關注替代餐具的實用程度。《大公報》測試多間大型連鎖食肆的外賣餐具,結果發現,部分紙漿製餐具浸泡後容易變軟,飲管彎曲難以攪拌,軟木製匙勺也品質參差,部分未用已經破裂。新法例目的鼓勵市民「走塑」,外賣「走餐具」,有快餐店外賣提供可重用金屬餐具,但要額外加兩元。不少市民反映,近日買外賣時附送的非塑膠餐具不方便使用,有市民已自備餐具。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希望餐廳根據其供應的菜式選購適合的餐具。今日開始的六個月適應期內,環保署人員不會對違規業務進行執法。\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易曉彤、伍軒沛(文) 鄧浩朗(視頻)
大公報記者近日到八間不同的連鎖食肆,包括美心MX、麥當勞、大家樂、百分百餐廳、金記冰室、必勝客、大快活、大快活集團旗下Food Lab研食社,收集外賣餐具,發現其中五間已改用紙、竹或木製餐具,其中兩間昨日外賣時仍提供塑膠餐具。
市民支持環保 惟需時適應
美心集團替代餐具需收費,美心快餐收1元,其他菜系的餐廳則視乎安排,免費提供或最高收1元。大家樂集團旗下全線品牌逾380間分店,每份中式或西式外賣餐具收費1元。大快活集團表示,外賣顧客可自備餐具,或支付1至2元購買餐具包。金記旗下大部分餐廳包括金記冰室,向外賣顧客提供木餐具或符合法例的餐具,每份收費1元。
近日不少市民質疑,紙餐具放在熱湯內浸泡後容易變軟,不能使用,紙製餐刀難以切割較厚的肉扒;有茶餐廳表明試用紙製餐刀效果欠佳,不會入貨。
大公報記者昨日實測八間食肆的餐具,結果發現紙製餐具手感像硬紙皮,不太耐用,食用一盒咖喱牛腩飯,紙匙浸在咖喱汁內十多分鐘已變形;用於切牛腩,由於肉已煮腍,不論木或紙刀都容易切割。
市面上有不同款式的非塑膠匙羹,湯匙有不同大細與深度,記者實測發現,部分木匙較淺,難以盛載咖喱汁,更不用說飲湯。
紙飲管攪拌凍飲後,約8分鐘後吸收水分開始變軟,近杯蓋位置最易彎曲,雖然仍可勉強攪拌,但不容易吸吮,建議直接打開蓋飲用。測試發現,有木匙尚未使用已出現裂痕,反映品質參差。
新法例目的是鼓勵市民「走塑」,外賣自備餐具,如使用不銹鋼餐具,清洗後可重用。多名市民表示支持環保,但仍待適應新法例。
住在旺角的鄭小姐經常購買外賣食物,近期發現很多餐廳逐漸轉用非塑膠即棄餐具,但質量參差,「有茶餐廳和咖啡店提供的紙飲管很容易變形,但隨身攜帶餐具很麻煩,未打算自備餐具。」
居於九龍城的楊小姐說,「現已買了一套可重用餐具,包括刀、匙、叉和飲管,打算隨身攜帶,外出用餐時使用。」她坦言每次用後要待回家後才能清洗,感覺麻煩。
謝展寰:60餐具供應商供選擇
對於市民關注替代餐具不夠好用,環境局局長謝展寰昨日在網誌回應表示,除了紙漿製品,還有木和竹製餐具等選擇,環保署的綠色餐具網上平台有超過60間餐具供應商,共超過720款非塑膠即棄餐具產品。他引述有連鎖快餐集團分享,自推出鼓勵客人自備餐具或餐盒的獎勵計劃,年多時間節省了逾20萬份即棄塑膠外賣餐具。
謝展寰指出,管制目的是希望建立「走塑」文化,移風易俗,並非懲罰商戶,業界需要時間調整業務配合管制,政府會盡力提供適切的協助,盡量以教育為先、人性化地按個別情況處理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