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部分先行先試政策

  左圖:4月9日,中德兩國中學生在位於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的網易有道參觀。/新華社;右圖:在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一家商用機器人公司工作人員在調試服務機器人。/新華社
  左圖:4月9日,中德兩國中學生在位於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的網易有道參觀。/新華社;右圖:在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一家商用機器人公司工作人員在調試服務機器人。/新華社

  組建北京市創新聯合體

  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組織。支持領軍企業、領銜機構牽頭等多種形式組建創新聯合體,面向重點產業領域開展「卡脖子」技術以及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攻關。到2025年,優先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製造與裝備、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高精尖產業領域,布局培育20個左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聯合體。

  外籍「高精尖」人才認定標準試點

  進一步擴充外國高端人才和外國專業人才的認定範圍。符合國際公認的專業成就認定標準的例如:各國科技計劃項目成果負責人、首席科學家;曾任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及其成立的研發中心、研究院等高層管理職位和技術研發主要成員等納入外籍「高精尖」人才認定標準。

  科技成果「先使用後付費」

  專利要價高、合作談不攏、企業對成果信心不足等問題是阻礙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之一。出台政策鼓勵高校、科研機構、醫療衞生機構採取「零門檻費+里程碑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許可費」等方式授權中小企業先行試用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

  大公報記者劉凝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