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巴黎奧運播映權是好事

  劉仲恒 放射科專科醫生、團結香港基金顧問

  上屆東京奧運會市民在各大商場為香港健兒落力打氣、歡呼聲此起彼落的情景歷歷在目。雖說體育歸體育,不屬於也不應涉及政治,但無可否認是,體育是國家層面上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可以有效促進國家認同。

  回顧歷史,體育不時成為外交政策裏的重要一環,成為尋求和建立外交關係的一個獨特渠道,當年的中美「乒乓外交」就是例子。儘管時下的體育活動已經全球化,但最終的核心單位還是國家。國民藉着運動強化團結意識,而國家也往往選用了運動作為展示軟實力的平台。

  筆者熱愛體育,經常跟家人和朋友一起觀看大型賽事的直播。前一陣子得知政府已成功購入今年巴黎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的香港電視播映權,讓市民可以免費觀看賽事,心裏感到萬分雀躍。

  對政府來說,加強國民教育是這幾年來的重要課題。但這件事除通過正規教育,還可「多管齊下」,通過別的途徑達成。體育作為文化現象,具備生成體驗的特殊能力,可以把摸不到的群體、具體化地成為現實。很多國家政府和政治機構也擅長於利用這個過程,通過體育來達到建造國民身份認同的效果。

  政府致力要求年輕一代要尊重和愛護國旗和國歌。其實,當看到奧運會和世界盃這些以國家為單位的大型體育賽事時,運動員進場、比賽以國家為單位,開賽前要奏國歌。比賽贏了,上頒獎台這種正式場合,更要播放冠軍國家的國歌,台下跟着唱國歌的觀眾比比皆是,有時比台上的運動員更激動,熱淚盈眶。

  所以說,推動國民教育絕對不用「獨孤一味」。除了正式的教育活動,今年夏天讓市民免費欣賞巴黎奧運,肯定有助於培養市民在國民身份方面的認同,的確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