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中美在經貿領域新的交鋒\吳幼珉
中美兩國元首於4月2日通電話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先後訪華。中美兩國保持接觸有助管控分歧,也能產生建設性的成果,但不能將美國政要訪華視為美國已改變「遏華」立場。當前,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和「威脅」,耶倫早前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的言論,實際上是反映了美國當前的對華政策思維。其實,美國並非真正關心所謂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線是否產能過剩,而是劍指中國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等新質生產力帶來的產業升級。
阻中國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一個國家相關商品的整體供求關係發生變化,這是十分正常的。本世紀初,中國一些行業曾出現產能過剩,但內地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提高、企業向海外市場發展、淘汰部分低效產能等,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相關矛盾。以鋼鐵工業為例,中國鋼鐵產量在2008年超過5億噸,2023年超過13.6億噸。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鋼鐵產量和消費也在增加,2018年中國鋼鐵產量為9.28億噸的時候,全球佔比就已超過5成,及後產量繼續增加,全球佔比卻大抵維持在那個水平;曾經一度被認為產能過剩的中國鋼鐵工業並沒有真的產能過剩,而是中國鋼鐵產能相對充裕罷了。
近年,中國迅速發展鋰離子蓄電池、光伏設備、電動載人汽車,既體現了中國的產業升級,也夯實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除建材、傢具、紡織品、煤化工等個別行業外,產能過剩並不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綠色經濟,或其他以創新引領的行業就更不存在着產能過剩的問題。創新和人力資源優勢是中國新製造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把一般性生產資料投資所形成的情況作為中國大幅增加鋰電池、光伏、電動車出口的主因並不客觀。
而美國顯然是想以「產能過剩論」來「要挾」中國,綁住中國發展的手腳,阻礙以創新推動的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耶倫宣稱中國產能過剩、會摧毀其他國家的相關產業等並不代表發展中國家等的立場;聲稱中國工業補貼政策對全球經濟構成風險,實際是否定創新對近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顯著貢獻;企圖迫使中國減少新興產業研發的投資,干擾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中國新時期產業政策。
中國企業積極研發和出口光伏設備和鋰電池,在全球有較大的市場佔有率。由於中美在那些領域發展水平差距太大,美國及其企業並不是中企的競爭對手,與當前兩國發展芯片和人工智能的競爭形勢不同。同時,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出口也迅速增加。那些新行業都涉及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和中國製造新技術產品的世界布局,屬於中國的核心利益。
在美國整體國際競爭力下降之際,中國在那些新技術領域的崛起,使美國進行相關產品研發、成立相關新興公司和發展規模經濟都比以前困難。美國因而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企圖通過限制甚至摧毀中國產業來為本國政治經濟目標服務,但中國必然堅定捍衛本國及其企業權益,美國的那些企圖是不會得逞的。
美視市場競爭為政治鬥爭
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銷往各國,增加了全球福祉,這正體現國際貿易的應有之義。過去幾十年,美國製造業和商品出口不斷萎縮,股市指數卻屢創新高,吸引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熱錢流向美國和美元資產,美股波動也影響着各國金融穩定;反映美國虛擬經濟,特別是美國股市遠較中國實體經濟的外溢效應嚴重和直接。與美國不同,中方從來沒有說美股上升吸引了中國資金外流,影響到中國的國家安全。而美國卻把本國在光伏、鋰電池等發展的落後歸咎於中國,甚至把一般的市場競爭視為是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與國安掛鈎。
在當今的全球化環境中,一國市場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可能影響另一國市場是正常的經濟現象,如果美國因中國光伏設備、鋰電池、電動車的急速發展而要求中國改變產業政策,難道中國就不能指責美國股市牛市讓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多國貨幣受壓,要求美國改變它的貨幣政策嗎?
耶倫的言論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即將訪華的布林肯近日也大肆渲染中國以「令人擔憂的規模」援俄,同樣也是希望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對外政策。儘管他們二人訪華有利管控中美分歧,耶倫的「產能過剩論」和布林肯的「中國援俄說」會成為今後一段時期美國對華「施壓」的工具;也反映美國前一段時間對中國經濟發展遏制政策事與願違。現在,美國希望與中國溝通,卻企圖在談判桌上得到它在現實中無法得到的東西,還要擺出咄咄逼人的樣子,又怎麼可能得逞呢?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