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積極看待港人北上消費\李彥洲

  復活節長假開始,香港入境處預料今年復活節及清明節假期期間將有約1100萬人次出入境。3月29日是出境高峰,有超過70萬人出境,其中逾52萬人次經陸路出境。

  自從去年恢復正常通關以來,香港居民前往內地的人數持續上升,到去年6月時,平均每日便有超過16萬人北上,一度突破20萬人次。港人在假日北上消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特別是不少港人周末去深圳吃喝購物的「一日遊」。

  物價水準、人民幣匯率、深圳的消費推廣活動等因素,被認為是吸引港人北上消費的重要原因,同時亦反映出香港少店舖及食肆在疫後面臨加租、人手荒的困境。

  但從更宏觀角度,港人北上消費增加,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一個大趨勢,香港可以多從自身競爭力着眼,做好自己,促進兩地民眾的雙向奔赴。

  舉例而言,今年元旦新年夜煙火表演,很多內地人因為看表演逗留太晚,滯留在太子跨境巴士站,導致交通堵塞,有些的士坐地起價,去皇崗口岸要價500元,令不少遊客很不滿。當時就有聲音提出要多開幾個通宵口岸,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兩地遊客來回需要。其後特區政府積極回應,在農曆新年的煙花匯演當晚作出了積極安排,也獲得了遊客的積極點讚。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香港要多從促進兩地民眾交往的角度,多從完善自身服務水平和設施的層面,積極推動。

  另外,特區政府一直鼓勵市民融入大灣區,港人已經用行動證明樂於到大灣區享受假日生活。有香港遊客接受訪問時表示,小時候他曾陪媽媽到過羅湖商業城,但已經沒有什麼記憶,對於深圳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不太發達」的城市,故一直都沒有想要前往深圳消費的慾望。直到2023年5月,他才重新申請回鄉證,開始了第一次的「北上消費」之旅。這次旅行改變了他過往對於深圳的印象,「我第一次是去萬象天地,看到很多高樓大廈。」此後每個月他都會到訪深圳一至兩次,他想每一次都嘗試一家不同的餐廳。

  提升吸引力 促進雙向奔赴

  部分香港年輕人基於對內地的實際情況不了解,甚至是在2019年黑暴時受到「妖魔化」內地的資訊所誤導,對內地產生隔閡。隨着港人北上的熱潮出現,可以吸引這些年輕人親身到內地了解國家的發展成就和優勢,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同時也能更好的融入大灣區,實現兩地「一家親」,減少陌生感和隔閡,真正的把內地當作「自己家」。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表示,很多港人到內地,證明香港與內地融合做得好,不再是「兩制」排斥「一國」。

  港人北上消費原因有多個。一方面,三年多疫情隔閡,不少港人多年未回去,此次有趁復活節長假滿足到內地多走走看看的意願;另一方面,內地城市低物價、高服務水平,對香港市民很有吸引力。對此,不能以「對立」的關係來看待,香港商界尤其是零售飲食業,應從中看到挑戰和機遇。事實上,香港依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優勢,對包括內地居民在內的全世界遊客都有巨大的吸引力,關鍵是做好自己、做出特色,這才是根本之道。

  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