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集/優化票價機制
港鐵每年根據「可加可減」方程式調整票價,但加幅不可超過上一年第四季度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按年變動,即「封頂」機制。根據有關方程式,港鐵今年加幅可達5.05%,但在封頂機制下,港鐵昨日公布今年加價3.09%,估計在6月份落實。餘下的1.96%加幅將延後實施。
設置封頂機制,是為了照顧市民的負擔能力。今年港鐵降低了實際加幅,反映封頂機制有效。但另一方面,正常情況下年賺逾百億元、財大氣粗的港鐵,仍然根據新機制「加到盡」,不少人感到失望,也頗有微詞。
「微詞」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封頂」機制並非「真封頂」,只是推遲了加價時間,有關加幅可能體現到明年的加價機制上,這就如「朝三暮四」的故事,其實是一種數字遊戲。
二是方程式中的「生產力因素」,按港鐵盈利狀況啟動扣減加幅機制,讓市民分享港鐵的利潤,出發點不錯。但由於啟動門檻較高,只有3年的香港物業發展利潤都能達到50億以上,才會觸發額外0.1%至0.2%的扣減。扣減比例低,本來就是雞肋,更由於現在香港資產價格處於調整期,短期內物業發展3年利潤都超過50億元的機會不高。亦因此,「生產力因素」發揮不到作用。
包括立法會議員在內的輿論建議,特區政府應進一步檢討「可加可減」方程式。譬如,「封頂」之後餘下的加幅不應該按年累積,因為這等於「保證加價」,令市民百上加斤,亦會引起其他交通工具效法;又譬如,降低「生產力因素」啟動門檻,提升扣減比例,如港鐵盈利50億元以下扣減加幅0.6%;50億至100億元扣減0.9%;100億至150億扣減1.2%,超過150億元則凍結票價。如此一來,市民就可分享到港鐵的利潤。
規矩是人定的,票價方程式完全可以進一步優化。而在機制調整之前,港鐵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回饋市民,行之多年的「回贈」做法受到市民歡迎,應該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