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集/《隳三都》\利貞
剛剛讀完周思成的《隳三都》。相比起耳熟能詳的「唐宋元明清」,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被宋、元夾在中間的金似乎沒什麼存在感。這也是我為什麼會拿這本書的原因:為自己腦海中的歷史拼圖,補上長久以來缺失的那一片吧。
隳,有「毀壞」、「動搖」之意。「隳三都」原本指孔子在魯國執政期間,拆毀三位權臣私築邑城的事。而《隳三都》這本書,講述的是金朝在最後的二十多年中,面對步步緊迫的北方強敵蒙古,抵抗中心被迫從中都(今北京),南遷至汴梁(今開封)和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縣),最終在蒙古和南宋軍隊夾擊下滅亡的故事。
金朝的最後三位君主,雖然都不是什麼開疆拓土的英雄豪傑,但也並非罪大惡極的暴君。但他們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的蒙古鐵騎。儘管憑藉一些核心城市的高溝深壘尚能負隅頑抗,但主力部隊在野戰中被徹底殲滅之後,坐守孤城的結果也只能是推遲滅亡之日的到來。在閱讀過程中,常會把自己代入金朝皇帝金哀宗的視角,就會感到一種鋪天蓋地的無力感——大勢所趨之下,無論自己個人如何努力,都改變不了最終的結果。
「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的主角不能太優秀,因為好人遭殃,徒增觀眾反感;悲劇的主角又不能窮兇極惡,否則觀眾會覺得他活該。最能同時激發道德感、憐憫和恐懼的悲劇主角,是平庸的,和我們一樣的人。按照古希臘人的審美品位,武王伐紂寫不出動人的悲劇,金朝的滅亡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