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炸肉排江湖\判答

  有吃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紛爭,往往是從一片混沌時起,到塵埃落定處去。就拿簡簡單單一塊炸肉排來說,東亞人有東亞人的執著,到了歐洲,一樣是血統淵源的搶奪。奧地利把它列入國菜當中,意義不言而喻;但意大利人堅稱,米蘭才是這塊肉的快樂老家,只不過在十九世紀由一位軍官獻給了奧地利皇帝,才讓美味跨過國界,以至於後來失控般地聲名鵲起。

  歷史總是難以考證的,但炸肉排在這兩個國家的經典程度,絕對是獨孤求敗。在意大利米蘭,最初的炸肉排(Costoletta)只選用小牛裏脊,裹上蛋液和麵包糠之後用黃油煎製而成,廚師們為了追求極致,專挑最嫩滑的部位,所以即便是牛肉,吃起來也毫不費力。咯吱脆響中的食指大動,怎麼有人能抵抗得住?後來出於造價考量,再加上炸製的方便程度,豬排便慢慢取代了牛排,成為如今更流行的一道菜,並且還擁有自己的另外一個名字「大象耳朵」。將豬裏脊肉反覆捶打變薄,裹粉後入油鍋深炸,最後配上沙拉菜或檸檬片。因為捶打之後的肉排可能比臉還大,加上旁邊有一塊顯而易見的肋骨,當地人就用「大象耳朵」來指代。不管你餓與不餓,落座之後聞到旁邊的濃香,也許都會被這隻「大耳朵」扇得暈乎乎,立刻點餐。

  美味的路上人人平等,可能今天的你剛在家中吃過一份炸豬排,轉眼幾個月後到了地球另一端,一樣能被盤中的酥脆多汁俘獲。這種直勾勾的熱量和誘惑,把定力都變成了多吃幾口的勇氣。雖然如今,炸肉排在不同地方,還經歷着一輪又一輪的爭論,比如到底是豬還是牛,要有骨還是無骨?包括配菜和炸製程度,林林總總樂此不疲。那金黃的外殼下,總有一代又一代人的熱血和創新,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