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出生命力
學者型畫家張天一
山清水秀的江南村落、秋實滿林的農家山歌、野趣質樸的家禽走獸、瓜棚藤下的飛螢草蟲……縱觀中國畫壇,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皆擅長的畫家並不多,學者型畫家張天一便是其中一位。從八九歲開始習畫,多次科班深造,張天一擅長各個畫種且筆耕不輟,在研究和繼承中國畫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將自己對世間萬物敏銳的觀察與思考有機結合,讓他筆下的山水花鳥動物妙趣橫生,令人回味。
文、攝:記者趙臣 合肥報道
2008年,張天一成為西安美術學院的一名學子,有更多機會浸染於老一輩長安畫派大師,如趙望雲、黃胄、何海霞、石魯等作品中的筆墨技法研究。他亦成為西安山水畫研究院訪問學者,繪畫在潛移默化中富有濃郁厚重的長安情緣,這正是他多年孜孜以求的養分和繪畫源泉。
多幅作品入選全國展
2014年開始,張天一作品《夢田》、《鄉戀》、《靜謐》、《徽州組畫》、《鄉間系列》、《徽州系列》等數幅作品先後入選中美協等舉辦的全國展。他亦先後在全國多個城市舉辦個展、巡展,部分作品被中國近當代美術史、中國書畫報等刊登;數件作品被南京美術館、濟南美術館、景德鎮八大山人紀念館、廣東美術館等各大美術館收藏。
為創作,他以超乎常人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繪畫的研究中,更嘗試將中國畫繪畫藝術的技巧技法與宣紙、水、墨有機融合,讓水墨在滲化過程中產生一些有可控性的肌理效果,自成一體。他亦樂此不疲地寫生,足跡遍布祖國大河大山,讓他對事物細緻的觀察別有洞天。
在不斷臨摹、寫生與創作的過程中,張天一夜以繼日地耕耘着自己的丹青。他「入古」臨畫一摹就是整個通宵,背着畫板在戶外寫生一畫就是一整天,為了抓住靈感創作而廢寢忘食。如今,他不僅實現了用筆熟練老到,不事雕琢,更讓畫面的造型和達意均達到了遊刃有餘的地步。
張天一堅信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在遊走於中國畫傳統技法之時,亦恪守筆墨當隨時代,用中國畫技法記錄當今生活的點滴。雖已繪畫數十載,但他並不急於給自己的繪畫設定風格,正如他不僅擅長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各類畫種一樣,繪畫題材也涉及田園風光、皖南民居、小青綠山水等多方面。在張天一看來,凡是可以給他帶來啟示,能讓他感受到生命力的事物,都會成為他筆墨下的風景。
張天一表示仍在不斷汲取源於生活的靈感,長時間觀察大自然及磨煉藝術技巧。「探知古今畫法,畫理之堂奧,並不止於感性、情愫本身,關注以學養入畫,從傳統中拓展,去尋找自己的藝術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