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動力/粵港聯手研物聯網 催生新質生產力

  圖:在廣州第十八屆中博會上,參會人員通過VR設備體驗射擊遊戲。\新華社
  圖:在廣州第十八屆中博會上,參會人員通過VR設備體驗射擊遊戲。\新華社

  香港遠足人士定位系統、數碼連接巴士系統、機場跑道積水估算……22日,第十八屆粵港澳物聯網大會暨開源鴻蒙生態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行。多個香港及粵港合作的物聯網項目奪得最佳應用、產品及創意等獎項。在粵港澳大灣區,物聯網技術正催生出更多數字化新場景、新應用,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先進技術之一。專家指出,香港物聯網應用新思維和商機活躍,粵港可構建豐富的灣區跨境物聯網生態,提升灣區物聯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目前,物聯網技術在廣東乃至整個大灣區產業的滲透率已高達40%,展現出了極高的應用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廣州報道

  「廣東是製造業大省,也是科技創新最活躍、最集中和最具倍增效益的主戰場。」在22日大會上,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處長王強表示,廣東將用科技改造現有生產力、催生新質生產力,實現產業科技互促雙強。他表示,廣東依託製造業企業和產業集群優勢,以及港澳在金融、技術和聯通國際的優勢,聯盟平台聯合業界,共謀發展,打造物聯網及互聯網+生態圈。

  香港創新應用 廣東生產硬件

  香港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胡曄表示,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物聯網連接量已超過66億個,預計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約16.4%。她指,香港的業界、學術及科研機構在不同領域上,致力為物聯網的技術應用開創新的發展局面。全港各區至今已安裝超過450個基站,透過各種智能感應器,助力智慧城市發展和管理。胡曄還透露,「粵港信息化合作專責小組」的其中一個重點項目,就是運用物聯網結合人工智能和5G技術,促進大灣區車聯網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內地與香港的物聯網在各方面均正在高速發展。」

  香港機電工程署憑着「香港遠足人士定位系統」項目獲得粵港最佳物聯網產品獎。「這個項目可以透過衛星導航系統,配合政府物聯網數據傳送,追蹤行山人士的位置。」香港機電工程署電子工程師楊匡翹表示,他們不少項目與廣東的物聯網公司合作,香港開發的新應用有不少在廣東進行硬件生產。「近年我們北上內地機會都很多,大家互相交流,更新對物聯網科技的認知,合作無間。」

  港研標識系統 探索工業聯網

  一個小小的二維碼,在內地和國際是有兩套標準。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總工程師及首席顧問孫國江表示,他所在的香港貨品編碼協會與中山一家企業共建「粵港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服務平台」,率先探索打通兩邊的標識標準體系。海外通用GS1國際標識標準體系,而內地則採用工業互聯網標識標準體系。「中間需要搭一條線打通兩套標準的,讓兩地工業產品互聯互通,增強兼容性,實現跨境追溯信息。香港的國際化優勢正好可以充當搭線的橋樑。」

  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鷹指出,未來大灣區物聯網的發展將不僅局限於跨境數據流動和互認,更將聚焦於AI與物聯網的深度融合。此外,香港在國際互聯互通以及金融投資領域具備顯著優勢,這也是廣東在引入物聯網技術時,選擇與香港進行深度合作的重要原因。目前,物聯網技術在廣東乃至整個大灣區產業的滲透率已高達40%,展現出了極高的應用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