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香港競爭優勢強 奮發有為信心增

  香港經濟正在加快復甦,好消息紛至沓來。從特區政府即將公布第二批引進重點企業名單,到香港進一步鞏固全球物流中心地位;從香港致力構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到香港旅遊業發展將迎來新階段,足以證明「愛國者治港」新時代的香港,傳統優勢不斷加強,新的競爭力不斷形成,獨特地位無可替代,發展會越來越好。

  為推動創新科技發展,香港積極「搶人才」、「搶企業」,雙雙告捷。在引進人才方面,創下了一年時間實現三年目標的驕人成績。在「搶企業」方面,同樣是形勢喜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透露,本周香港將迎來第二批約20家重點企業。連同去年第一批簽約的30家重點企業,合共在港投資400億元,創造13000個就業機會,當中大部分為科研和管理職位。第一批企業中不乏阿斯利康、華為這樣的全球科技巨頭,第二批企業相信也是大有來頭,這些重點企業號召力巨大,將助力吸引相關領域的上、中、下游企業聚集在香港,推動整個創科生態鏈的發展,形成香港的新質生產力。

  物流業也傳來捷報。去年香港機場貨運量達450萬公噸,重登世界第一寶座。客運方面已恢復至疫前的八成,今年內將完全恢復。隨着三跑道系統年內全面投入運作,香港貨運量在2035年將達到1000萬公噸。香港航運業的亮麗前景,吸引全球一流的物流公司在香港大展拳腳。繼敦豪中亞樞紐中心、菜鳥智慧港在香港機場投入運作後,國際快遞公司UPS亦簽署協議,在香港機場發展佔地2萬平方米的新樞紐中心,每年可處理100萬公噸貨物。上周,世界貨運研討會假香港亞博館舉行,吸引1900名來自全球不同地方航空公司、貨運代理、地勤服務供應商、付貨人及規管機構的代表,打破歷屆紀錄,這是國際航空業界以實際行動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投下信心票。

  去年初香港全面復常及通關,旅遊業快速復甦,過去一年香港錄得遊客3400萬人次。踏入新年,旅遊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預期今年遊客將達到5000萬人次。業界對未來充滿信心,這信心來自中央不斷推出惠港政策,包括增加來港「個人遊」的內地城市名單;來自香港正在加強旅遊業軟件和硬件的改善提升,例如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發展盛事經濟、優化服務質素等。旅遊業在香港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僅能夠增加就業機會,亦會帶動餐飲、酒店、交通、零售等行業的發展。

  國際貿易也是香港的傳統優勢之一。近年來,國際地緣政治複雜化、全球製造業分工調整、產業鏈重組、高息環境等因素疊加,重塑企業的生產線布局和出口模式,對香港來說是風險和機遇並存,而機遇大於風險。一方面,香港出口歐美傳統市場的比例下降,出口「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比例上升;另一方面,全球融資缺口增大,內地不少出口導向企業需要將部分工序移至海外,而香港可以在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及外國企業「走進來」過程中大顯身手,提供融資、信息諮詢、市場拓展、標準認證和培訓等方面的服務。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香港可構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反映特區政府因勢利導,積極作為。

  變化是永恆,而不變的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所擁有的「內通外聯」獨特優勢,不變的是國家對香港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持。「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香港潛力巨大,可發揮的空間巨大,特區政府抓住機遇,順勢而上,香港在新征程上大有可為,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