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形勢/成果轉化落地 商務拓展崗位大增

  據統計,截至2023年3月,香港有超過250家生物科技相關公司。科學園人才及人力資源高級總監王秀麗表示,目前科學園裏生物科技公司大概有兩百多間,提供豐富就業崗位,主要工種是研發、諮詢、數據分析等。同時,生物科技方向的商務拓展(business development)崗位在近兩年明顯增多,她指出,或是許多科研成果到了要進入市場的階段,所以崗位相比以往的研發有所拓展。

  科學園裏大部分生物科技公司都是初創公司,在徐家俊看來,入職初創公司有個大企業「難以企及」的好處:因公司規模不大、分工或不明確,除了做研發,員工日常還可能「不得不」涉獵公司其他業務,如商務拓展等,在這之中或有機會探索新的職業路向。

  另外,去年11月,生物製藥企業阿斯利康宣布在港設立研發中心,徐家俊相信,未來生物科技在港的就業機會會增多。

  不過,袁小姐感慨香港的生命科學行業像是「在夾縫中生存」。她表示,香港有非常優秀的醫學院、醫院這些獨特優勢,吸引藥企來港做試驗,且於去年年底生效的「1+」新藥審批機制亦大大縮短新藥在港註冊所需時間;但香港地方太小,很多項目會面臨招不到病人的情況,「某些癌症100萬人裏才有兩、三個,香港不足800萬人,理論上目標病人可能10個都不到」。

  籲同學放眼整個大灣區發展

  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生物與神經科學講座教授翁建霖補充,科興等生物科技公司前幾年將很多資金投入生產新冠疫苗,疫情結束後他們「突然好像沒有目標了」,難以回本,且緊張的地緣政治讓跨國間合作變得更難。好在香港有大灣區作為依靠,現在很多試驗可在大灣區進行,大灣區可提供豐富就業機會及可觀薪資。在他看來,香港由於地方面積及人口等局限,未來生物科技的發展「不能只看香港,更要看整個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