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札記/藝術三月\李夢

  圖:二○二三年度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展區一景。
  圖:二○二三年度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展區一景。

  一年一度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即將於月底開展,今年的展會將回歸至疫情前規模。來自四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二百四十間畫廊參展,透過五大展區呈示當代藝術多元面貌。加之同在三月舉辦的香港藝術節、「藝術中環」(Art Central)展會以及香港國際電影節,城中藝文氛圍頗為濃厚,難怪人們常用「藝術三月」形容如今的早春香港。

  轉眼間,巴塞爾藝術展落戶香港已有十一年,這十餘年間,香港的藝術生態發生了顯見的變化,藝文機構和展覽的數量不斷增加,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大型場館相繼落成開幕,加之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已不再僅僅是亞洲金融之都,更希望在文化、藝術乃至科技等領域都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筆者此前曾在此欄多次談及,香港若要發展文化藝術產業,不單需要注重硬件(例如展覽及演出場館),更需關注軟件(如藝術人才培養、藝文普及和觀眾拓展等)。若僅有硬件而人才和受眾不足,也無法令到藝文融入生活、深入人心。過去數年間,政府對於藝文教育和普及不乏重視,也的確推展了大大小小的項目和計劃等,官方數字顯示成效不俗,但依筆者所見,距離你我希冀的藝文城市理想仍有差距。其中關鍵的關鍵,在於藝術在不少市民公眾眼裏,仍是「陽春白雪」一般,與大家的日常生活較少關聯,以至於較難產生共鳴。

  再想個中緣由,不外是藝術普及的不足與藝術評論的缺失。如今的中小學校與大專院校內雖有視覺藝術課程與各類藝術講座、工作坊等,但普遍認為藝術課程缺乏統一完善的課程體系,且部分中小學藝術科教師經驗不足,較難給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帶來實際的幫助。

  另外,政府以及媒體對於藝術評論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以至公眾即便有興趣、有意願了解城中藝文節目及活動,或也會面對不知從何處獲得資訊的窘境。反觀內地與台灣地區,對於藝術文化的推廣皆不乏創新之舉,政府的推動亦非泛泛而是各有側重,加之善用互聯網與AI技術提升互動及趣味,更易引起線上線下的熱議與參與。

  文化藝術推廣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可急於一時;但即便從長計議,也應梳理時間表,分清前後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