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拓循環再造圈 建綠色城市群

  圖:學生們在深圳龍崗能源生態園參觀學習。\新華社
  圖:學生們在深圳龍崗能源生態園參觀學習。\新華社

  木/「碳達峰碳中和」今年已連續四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香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亦提出,打造綠色科技生態體系。育「五行」之木,大灣區綠色生活圈欣欣向榮。

  蜿蜒的海岸線、優良的港口群,山海連城、三面環山、三江匯聚,昭示了生態綠始終是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今年年初,香港計劃垃圾收費一事引起全城關注,發展綠色智慧城市,對香港來說刻不容緩。香港今年《財政預算案》重點落墨綠色城市、綠色科技等,助力香港邁向綠色未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曉霞表示,今年將深入推進珠三角「無廢城市」建設,聯合港澳建立「無廢灣區」建設協調溝通機制,協調推進香港生活垃圾跨區域協同處置。

  「大氣方面,以PM2.5控制為主線,確保完成粵港雙方訂立的2025年和2030年減排目標。」作為廣東省環境廳的主政官員,徐曉霞表示,會積極推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聯合港澳開展碳標籤互認機制研究與應用示範。「我們會進一步推進聲環境質量、水質、新污染物、碳等的監測系統建設,加快粵港澳生態環境科學中心建設。」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亦認為,盡快開展「無廢」灣區建設,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可共同探討構建綠色環保、循環再造生態圈。「珠海、江門等城市既有合作意向也有土地空間,可以協助大灣區其他城市處理都市固體廢物。建議大灣區城市探討共同投資、合作處理都市固體廢物問題。」

  徐曉霞認為,大灣區需要持續提升綠色科技創新能力。她建議推進粵港澳生態環境科學中心建設,打造一批高水平綠色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聚焦減污降碳、多污染物協同治理、環境健康、新污染物等領域科技需求,加快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和示範應用。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勝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政府部門可發揮各自優勢,加強統籌規劃,完善光電基礎數據建設,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的商業化運作,提升光伏在新區建設、舊城改造、綠色社區創建中的應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