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中國造船優勢盡顯\凌昆
近期各方關注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崛起,產銷幾年前已居世界第一,去年出口還超過日本首次居世界第一。但勿忘記中國造船更早崛起,在手持訂單、新增訂單及年產噸位量等三大指標上均已連續十四年居世界第一,乃造船總體冠軍。
三大指標連續14年稱冠
世界造船業重心在東亞。最先是日本力壓歐美進居世界第一,接着是韓國,再後是中國,有「雁行模式」的承傳趨向。反觀美國造船已空洞化,除軍用船隻外,民用造船幾已式微,但軍工力量單薄,不如中國軍民並舉,據稱有幾十家中國企業可造十萬噸級船隻。現時中國艦隊船隻數目已超美國,只在航母及核潛上較少。此外中國造艦速度快,美國評論指美國造一艘戰鬥艦的時間中國可造三艘。曾有報道指中國在建軍船相當於法國艦隊,而單在上海軍工船廠建造的戰鬥艦已超過德國艦隊的十艘。
除數量優勢外,中國戰船亦正力補短板並在技術上趕超。一是已在潛艇的泵噴推進技術上取得突破,追上美俄的先進水平。二是航母跳過美國原有的蒸氣彈射飛機技術,在最新的福建艦上裝有電磁彈射,直逼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母。且所用的直流電技術比美國的交流電技術效果更好,還首創全艦電動力與電氣一體化系統,效率更佳。
中國民用船同樣在數量優勢的基礎上作質素提升,具體顯現在幾方面:(一)船隻自主設計及結構優化及生產程序優化以增效率。(二)部件國產化,除入口替代還可開拓出口市場。例如有企業開發了最先進的船用特種鋼,不單自用還出口到韓國頂級船廠。這與自主設計等均是造船產業鏈向上游伸延,令產業發展更為全面增值更高,也可令供給更有保證。(三)補充缺口船種。中國造船後來追上,故非所有船種齊備,缺口須逐步填補。例子之一是大型郵輪。首艘已於今年初投入營運,來往上海及鄰國,也打破了歐洲製造郵輪的壟斷。例子之二是破冰船。已造了雪龍二號(一號是烏克蘭造),今後將造更多,以方便開拓北冰洋航道及南極探索。北極融冰及紅海危機令開發北方航道更有需要。例子之三是液化天然氣(LNG)船,此等船技術要求甚高,目前韓國仍居首位,但中國正急起直追。且時機正好,歐洲停用俄國天然氣後LNG船需求大增,中國發展乃適逢其時。例子之四是汽車運輸船。隨着中國汽車出口急升,此種船的需求亦大升。
研製核動力商船
此外,中國亦創新船種,如已開始研製一艘世界最大的核動力商船,可裝逾二萬個貨櫃。特點是將採用第四代的新型核反應堆:使用釷作核燃料及液態鹽作為冷卻劑,尤其適合船用。由此可見,中國造船仍有很多發展空間,前景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