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重要基建應由政府親為


  本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施政逐步走上正軌,因而多了團體為社會未來建言獻策,願意出錢出力共謀發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太多工程同期開展,會刺激工資、建材等成本上升,因此需梳理工程進度的優次,原定明年開展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將延遲。他透露,有長期基金及投資者向政府提出願意包辦興建人工島,他表示要研究如何做「最聰明」計劃。

  政府原定於2025年開始填海的交椅洲人工島。根據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該計劃面積約1,000公頃,由三個島嶼組成,並以「Y形」水道作分隔。由於填海涉及巨額資金,面對連年財赤,社會上此前有不少意見,擔心政府財政能否負擔北部都會區和包括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在內的「明日大嶼」計劃同時上馬。加上去年樓市及土地價格有下調壓力,息率又大增,更加惹人擔心當初以人工島的私人住宅和商業用地賣地收入,是否足夠支付人工島的建造成本。這亦是陳茂波之所以在昨日表示,擔心太多工程同時間上馬會令成本上升,故延遲興建人工島的原因。

  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是一塊「大蛋糕」。根據規劃目標,人工島的25%土地將撥作住宅用途,興建約19萬至21萬伙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為7比3,預計可容納50萬至55萬人口。政府財政力有不逮,自然引來財團和基金的目光。事實上,早在2020年,已有投資專家和基金等提出多種融資方案,表示有意主導「明日大嶼」計劃,包括以大額債券基金形式讓本地和國際資金參與,並將部分股權分予市民每人持股等方式。利之所在,有基金及投資者向「財爺」表示願意包辦興建,並不稀奇。

  包辦興建對政府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不用出錢出力做「甩手掌櫃」,到時有島揸手,慳水慳力。然而,其中潛藏風險亦十分明顯。雖然陳茂波表示政府要考慮土地供應分配及整體社會需要,思考細節才能定案,但一個如此大型的計劃,必須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否則一旦出現爛尾又如何?更何況,過往政府外判項目的實際社會效果並不很理想,重要基建,始終要由政府主導,親力親為才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