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高才通,讓我踏上新舞台」

  圖:張景鴻去年經高才通計劃來港,在上環創業。
  圖:張景鴻去年經高才通計劃來港,在上環創業。

  高才通計劃實行以來,已有超過4萬名人才來港。有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的深圳青年表示,香港是一個廣闊的舞台,能讓有夢想的人發光發亮,形容計劃讓他們踏上新舞台。

  政府最新數據顯示,高才通計劃自2022年12月28日推出以來,已吸引近7萬份申請,其中約5.5萬份已獲批准,超過4萬名高才抵達香港。政府近日公布去年11月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已來港就業的高才通人才,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約為5萬元,約25%人收入高達10萬元,約一成人更高達20萬元或以上,明顯高於本地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2萬元)。政府估計,高才通計劃可為本港帶來每年約340億元的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

  「香港優勢很多,大有可為」

  現時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常務理事的張景鴻,本身是建築設計及裝修的專才。他以往在內地專門從事醫療設施及實驗室的無塵間等高端工程,年收入逾百萬元。去年,他透過高才通舉家來港,在上環開立第一間店。他說,各國都有搶人才計劃,他選擇香港是因為「香港優勢很多,未來大有可為,光是一個面向國際,背靠祖國便已完勝。」他認為香港與內地近,來香港既可以保留以往的人脈,生意往來也方便。而且香港有完善的教育制度,孩子能夠接受優質教育。他又說,「既然香港政府給了我們身份證,那我們當然也是要盡力地去為香港社會作出貢獻了。」

  來自廣東深圳的高才黃先生表示,香港和深圳在地理上緊密聯通,隨着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相信日後往返港深更便捷。他認為香港是資訊高度流通的城市,擁有成熟的金融系統和完備的法律保障,雖然2019年黑暴和疫情造成不小影響,亦聽見不少「唱衰」香港的聲音,他仍然十分看好香港前景。他認為,香港的教育有很多選擇,「不管小朋友將來想走什麼樣的路,在香港都有出路。」

  從海外留學歸來的高才陸小姐向記者表示,對剛從學校畢業、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香港的就業機會很多,就業環境和工作氛圍注重效率,職場文化重視勞逸結合,不會像其他地方一樣那麼「卷」。她說香港作為國際化大城市,社會環境安全、宜居、開放、包容和多元化,在這裏生活每天都很充實。

  80後高才陳致瑞於2017年創辦一家文化企業,推廣音樂文化,近年成功將火遍大江南北的草莓音樂節帶到家鄉。去年,他來港發展音樂文化事業,他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要在我的領域做一些對香港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助港青北上拓展事業

  他認為旋律優美、歌詞上口的粵語歌,深深地影響着他這一代內地人,也影響着同一代香港人,是連結內地和香港年輕人的一條無形的紐帶。為此,他在香港推行「繁星計劃」,希望推動建立青年音樂人發展成長體系,促進香港地區本地特色音樂藝術產業的培育與繁榮發展,希望幫助熱愛音樂的年輕人成為冉冉升起的明星,照亮深港,照亮灣區。他亦成功將不少香港年輕人帶到內地表演,讓他們大開眼界。未來,他希望能夠在香港新階段新發展上,做更多的貢獻。

  香港吸引力非凡,前NBA球星馬貝利,去年亦透過計劃申請來港,將會加入慈善機構,教小朋友打籃球。不論是任何界別、專業的人才,來港總能找到發展的空間,更體現出香港的求才若渴,及惜才愛才。 大公報記者伍軒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