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陷住房危機 50年來最嚴重

  圖:紐約深陷住房危機,去年2月,一名無家可歸者在寒風中坐在街上。\路透社
  圖:紐約深陷住房危機,去年2月,一名無家可歸者在寒風中坐在街上。\路透社

  隨着美聯儲不斷加息,美國房貸利率在去年第四季度一度達到了2000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高利率和房價將潛在買家拒之門外,對他們來說這是有史以來最難以負擔的樓市之一。而現任房主不願放棄成本較低的貸款,進一步助長了全美範圍內房源短缺,大城市更是首當其衝。本月初,紐約市住房緊張問題達到50年來最嚴重水平,顯示房屋建造嚴重落後於市場需求。

  【大公報訊】紐約市政府本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3年,空置和可用的租賃住房單元比例下降至1.4%,達到1968年來最低空置率。通常來說,一座城市「健康」的空置率約為5%至8%,較高的空置率意味着租房者在市場上有更多選擇;同時業主將更有可能需要爭取租戶,減緩租金上漲。

  紐約官員將空置率低於5%視為「住房緊急情況」,而2023年空置和可用的租賃住房單元比例從上次2021年調查的4.5%下降至1.4%。紐約市市長亞當斯表示,最新數據清楚地表明了「紐約市對住房需求,遠遠超過了我們建造住房的能力」。住房專家估計,紐約市需要建造數十萬套房屋,才能滿足住房需求。但到目前為止,該市和州尚未採取措施加速住房開發,以解決危機。

  紐約客過半收入交房租

  紐約市的住房危機加劇,低收入者往往是受衝擊最嚴重的群體。據報道,紐約每月租金低於1650美元(約為全市租金中位數)的公寓空置率不到1%。租金較高的公寓亦受到了住房緊縮的影響,2023年租金超過2400美元的公寓中,只有不到4%可供出售,不到2021年和2017年類似數值的一半。

  羅賓漢與哥倫比亞大學貧困與社會政策中心21日發布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2年間,紐約貧困人口從150萬增加到200萬,貧困率從18%上升到23%,幾乎達到全美平均值(12%)的兩倍。紐約市56%的人口屬於貧困或低收入,或正面臨維持收支平衡的挑戰。

  據報道,典型的紐約市家庭年收入約為7萬美元,其中超過一半都將用於房屋租金。紐約市高昂的住房成本,持續迫使家庭和勞工階級離開城市,威脅該市經濟。與此同時,大量移民湧入使該市的無家可歸者收容所系統不堪重負。

  紐約市非移民無家可歸者的人數亦在增加。紐約大學沙克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諾曼23日表示,許多紐約人因交不起房租,只得去睡別人家沙發。去年12月,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統計報道指出,截至2023年1月,全美有超過653100人無家可歸。相較於一年前,增加了70650人,增幅達12%,同時也刷新了200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無家可歸人數以加州為最多,其次是紐約州。分析指,房價與租金大幅上漲,聯邦資助減少或者終止,都令更多弱勢社群無法負擔租金,被迫入住收容所或露宿街頭。

  摩根大通:美經濟面臨滯脹

  物價上漲,房租高不可攀,只是美國經濟滑向滯脹的表現之一。摩根大通21日警告稱,當下的美國經濟形勢可能會轉向上世紀70年代面臨的滯脹,出現高通脹和低增長。摩通的看法,與市場認為美國經濟會維持所謂「金髮女孩」情境,即是經濟穩定增長、通脹溫和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在1965至1982年期間,曾一度陷入「滯脹」的泥潭:物價水平年均上升近8%,同時伴隨着高失業率和經濟增長乏力。摩根大通指出,上世紀70年代那種滯脹式的環境,可能再度重臨。摩根大通還指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是潛在滯脹的理由。摩根大通首席市場策略師科拉諾維奇認為該時段「與當今時代有許多相似之處」:上世紀70年代,越南和中東的衝突一度導致能源危機、航運中斷和赤字支出激增。而這些情況與當今巴以衝突引發的紅海混亂、俄烏衝突,以及中美關係的緊張十分相似。

  《紐約時報》

  《國會山報》

  《商業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