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所長/善用「一帶一路」機遇開拓新市場

  圖:「一國兩制」、普通法、國際化、穩定的金融市場等,都是香港擁有的優勢。
  圖:「一國兩制」、普通法、國際化、穩定的金融市場等,都是香港擁有的優勢。

  「我們經常聽到香港的制度實力或者軟實力,包括『一國兩制』、普通法、國際化、穩定的金融市場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國家內部比較突出的優勢。但問題是怎麼可以利用好這些軟實力,去扮演好我們作為中國和其他地方的橋樑角色,這個是值得深思的。」鄧希煒說,香港傳統的國際化可能是與歐美市場掛鈎的,而現在特別是美國,短期內與中國的關係很難會有改善空間,所以香港應該發展一些新的市場。

  「我看到特首和有關官員組織了考察團去中東、去東盟,也有民間自己去的。國際化的方向,或者說聯繫的方向一時三刻要轉變是很難的,但假以時日,可能在未來幾年,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香港與這些市場的互動,也能強化國家與這些市場的互動。」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市場,鄧希煒認為,香港可以提供專業服務,幫助他們投融資、保護知識產權、提供法律援助。

  對於中東市場,由於離歐洲很近,因此很多歐洲的專業服務已經「飲了頭啖湯」,有先行優勢。他認為中東市場對香港的機遇主要體現在資金方面。中東市場資金充裕,出於分散投資的需要,這些市場對大灣區的科技企業非常感興趣,香港可以作為橋樑,引入這些資金投資大灣區的新科技和新工業發展。而反過來,香港也可以利用國內資金和技術,幫助中東國家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多元化。

  施政報告提出要發展「總部經濟」,鄧希煒指出,香港一直以來都是總部經濟,但由於地緣政治,歐美、特別是美國公司的總部走了一部分,有的可能去了新加坡,也有去了國內。「特區政府,特別是特首再次提出這個『總部經濟』的政策,應該是希望能協助總部經濟本身方向的轉變。」

  兩地「雙總部」優勢互補

  「我覺得你要留住一些對香港的前景已經失去信心的公司是很難的,因為這是他們一廂情願的看法。特別是美國的公司可能未必覺得特區政府做得不好,而是覺得美國政府給他們很大壓力,希望他們離開香港。這些我們是改變不了的,改變不了美國政府要怎麼做。」鄧希煒認為,要繼續發展總部經濟,香港應該吸引一些不同國家、不同產業的企業來港設立總部。

  「因為中美的角力,全球科技就出現了『一球兩制』,一個地球、兩個制度的現象。在亞洲,特別是中國為首這邊,其實有很多科技企業、新工業企業都需要融資,那麼香港的優勢就可以吸引他們來香港設立一個亞洲甚至全球的總部。也有人提出可以有『雙總部』的合作,也就是生產研發的總部留在大灣區,特別是在深圳,但面向世界,特別是融資、銷售和出口的部分設在香港,這也是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