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門日語/揮 春\簡嘉明

  喜迎新歲,先恭祝讀者朋友們身壯力健、萬事勝意。「萬事勝意」是筆者高中文學老師最喜歡的新年祝賀語,她說人的智慧、識見、認知有限,因此所期望、追求和計劃的事情,不一定最適合自己,倘若所有事情與遭遇都能比己意更勝一籌,那真是無比的福氣。自此,這句祝福語也成了筆者的心頭好,亦因而開始多留意每年坊間售賣和張貼的揮春,更喜歡藉着人們的選擇揣摩對方的心思意念,窺探人生百態,增加賀年的趣味。

  有說揮春起源於南北朝的宜春帖與宋代的桃符,是二者混合再經多年演變而生的文化產物。宜春帖是古人的立春剪紙裝飾,人們在色紙上寫上「宜春」二字或吉祥語句,貼在門柱及門楣,用以招祥納福。至於「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象迎新春」中的桃符,其實是辟邪之物。由於古人認為新春會有年獸或鬼怪出現,所以在桃木板上畫神像,貼於門外,以保家宅平安。後來老百姓開始在木上寫吉祥語句,於春節祈求好運,隨着宜春帖與桃符的流行及改良,就成了現代的揮春。

  時下的揮春多種多樣,而且突破了傳統文雅的規範,流行不少幽默貼地的祝福語,如「食極唔肥」、「瓣瓣都掂」、「早日脫單」、「準時下班」,龍年又有「龍重登場」、「和樂龍龍」、「生意興龍」等運用諧音梗的語句,教人看後笑不攏嘴,因此大受歡迎,銷情甚佳。近年多了人為應節嘗試用毛筆寫揮春,有的龍飛鳳舞,有的中英夾雜,縱然玩樂性質多於認真書法,但無論如何也有助中華文化的推廣與傳承。

  不管喜歡傳統語句還是新派賀詞,揮春都寓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貼揮春是過年粉飾居室的行動,其實也有提醒用家為個人目標努力打拚的鼓勵作用。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事都要邁出第一步,於新年開始就是最佳時機。